北汽股份IPO“十年磨一剑” 史玉柱1亿美元入股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2004年,当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北京市国资委召开的国企发展论坛上透露北汽计划上市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要经历10年的时间才美梦成真。
2014年12月19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汽车”)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以8.9港元/股价格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129.75亿港元,超过100亿元,超额完成原计划的110亿港元募集资金计划,此次IPO创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单次融资最大规模。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北京汽车在IPO时得到了投资者积极认购,其中向散户投资者发售的部分获得了2.6的认购倍数,高于当年东风汽车登录港股时2倍的认购倍数。
与此同时,北汽股份董事会秘书闫小雷向记者证实,巨人网络董事会主席史玉柱以近招股价上限认购价值1亿美元(约7.8亿港元)北京汽车股份,这也圆其2003年做过的投资汽车业的梦。
“北京汽车涵盖三大业务板块,包括梅赛德斯-奔驰豪华车业务、北京现代中高端品牌业务以及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业务,覆盖了合资豪华、合资中高端、自主品牌中高端、自主品牌经济型乘用车等几乎所有细分市场,潜力大、增速快,互补效应明显。”闫小雷认为,投资者积极认购看重的是北京汽车业务结构合理、盈利能力强。
针对投资者关心的北汽自主业务会拖累上市公司业绩问题。北汽股份总裁李峰直接抛出了短期业绩增长计划,北京汽车旗下三大板块明年都将推出SUV车型,在抓住豪华车市场和SUV市场快速增长的大好时机,北汽自主业务明年现金流肯定会改善。
北京汽车十年上市辛酸路
据徐和谊回忆,北京汽车上市计划最早追溯到2004年,彼时他在北京市国资委召开的国企发展论坛上透露北汽正在筹划2005年上市,然而当时不太成熟的方案以及现实情况使得上市未能成行。
徐和谊告诉记者,十年间经历了筹备、酝酿、方案、实施的一步步酸甜苦辣,历经各种困难,随着工作的进展逐步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2004年北汽盘子过小的问题,当时我们只有北京现代一个轿车项目,可装到上市公司的资产太少;二是解决了股东意见不一致的问题,一些个别股东在管理层多次调整上市方案、引导下最终同意上市;三是一直以来外方合作伙伴对于上市态度不明朗,我们也做通了工作;四是围绕上市公司装入哪些业务达成了共识,最终零部件没有装入上市公司,而是归到海纳川公司。
2013年11月,北汽集团与德国戴姆勒公司签署战略协议,通过购入增发股份,戴姆勒持有北京汽车12%的股权。另外,北汽在双方合资制造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的股比将由50%增加到51%;同时,戴姆勒在双方合资销售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比将由50%增加到51%。这种股权互换为北京奔驰业绩纳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提供了可能,戴姆勒的入股也为公司上市“保驾护航”。
最终,北京汽车确定将包括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汽自主乘用车、动力总成在内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从上市注入资产看,包括动力总成、北京奔驰、北京现代都是北汽集团旗下目前最强、发展最好的资产,仅北汽自主业务能处于投入期,但也实现了连续两年增长超过100%的速度。
史玉柱大手笔入股
也正是看到北京汽车优良的上市资产和发展潜力,除外方合作伙伴奔驰超额认购15%,募集资金16.79亿港元之外,通过HSBC Corporate Finance (Hong Kong) Limited、中信证券、德意志证券及瑞银证券四家联席保荐人在全球发售,此次募集资金总额129.75亿港币,超过100亿元,超额完成原计划的110亿港元募集资金计划,此次IPO创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单次融资最大规模。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