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激烈 九大关键词回顾2017年国内新能源车市(2)
随着江淮大众合资公司的诞生,一股新能源合资浪潮随之而来。7月5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引入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福特汽车于8月22日宣布,与众泰汽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采用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合资双方将各持50%股份。8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雷诺日产联盟宣布将建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联合开发电动汽车并在全球销售。而后,媒体曝出宝马长城合资的传闻,虽然最终长城汽车与宝马两家公司对外界的回应都比较隐晦,但是最近长城汽车新基地落子重庆永川的消息又让业界对宝马长城的合资事宜浮想联翩。
对于新能源合资浪潮的到来,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反应相对较晚的外资企业,面对双积分政策的巨大压力,与中国企业合资成立新能源公司成为了他们获得新能源“积分”的捷径。支持者认为,这一浪潮有助于刺激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快速迭代,优胜劣汰之下,自主新能源汽车定将抢占先机。反对者则担忧,新一轮的合资浪潮会重蹈过去“用市场却没换来技术”的覆辙。
点评:新能源合资浪潮冲刷着传统汽车产业的合作定势,前路充满太多的未知,不过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五、外资股比放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中国汽车产业不至于受外资太大冲击,国家规定了合资车企股比为中外双方50:50的对等合资,但是这一局面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改变,11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透露,2018年6月前,将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放开”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随着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俨然已经成长为一个汽车大国,此时,中国汽车市场具有了从跟随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的能力,自主品牌汽车向上发展,新能源汽车更是突飞猛进,因此放开股比,让中国汽车产业在“荒野”中求生成为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过去中国自主品牌靠政策保护了30年,还是走不出去,现在政策放开也是要求自主车企在今后的发展中,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要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而国家政策今后更多的将是引导和扶持,不再是一味的保护。”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陈光祖表示。
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的放开,为外资新能源车企在中国市场分羹提供契机,以此为代表的就是特斯拉。进入2017年,有关特斯拉在华建厂的消息此起彼伏,甚至与上海市政府“被签约”的图片都有板有眼,面对频频出现的谣言,特斯拉也三番五次地辟谣,即便如此,特斯拉对在中国建厂的渴望恐怕不言而喻。
点评:鲶鱼将至,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备好了吗?
六、禁售燃油车
“禁售燃油车”虽然不是直接针对的新能源汽车,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无异于催化剂。今年9月9日,在2017年泰达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的时间表,这些举措必将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
一语激起千层浪,结合全球其他国家对燃油车的禁售令,预计一波“禁售燃油车”的浪潮将不可避免。且不说禁售燃油车到底何时实现,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一方面,从国内来说。9月下旬,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计汽油车退出中国市场的时间在2030年,对此比亚迪正和其他新能源企业一起,向国家提建议,希望尽早出台时间表。10月19日,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宣布2025年正式禁售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12月份,北汽集团高调宣布:除了特种车、专用车以外,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车企面临对燃油车日益严苛的限制,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大众、福特、丰田、马自达等等都有了自己的电动汽车规划。
点评:“禁售燃油车”能否在车企计划的时间内实现,业界有不同看法,即便短期内还无法实现,也不能抱侥幸心理,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为车企们提供了一个机遇,谁能抢占先机,在未来的汽车市场就会有更多的话语权。
七、新能源汽车销量
进入2017年,受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重审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不过随着补贴政策重新规范调整以及市场需求逐步回归正常,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顽强走强的特征。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83%,月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并且实现10个月的月度连续环比增量;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60.9万辆,同比增长51.4%。
图片来源:中汽协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按照目前增速,新能源汽车2017年70万辆销量目标应该可以达成。预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保持在40%至50%,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00万辆。随着产业补贴政策的不断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方向开始向“扶优扶强”转换,行业全面进入调整升级阶段。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在补贴退坡加速、外资品牌进入、双积分政策开启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政府驱动加速转向市场驱动。
点评:国家对于产业的补贴政策正在加速退出,2020年以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出。这也意味着政府主导的培育市场模式进入尾声,企业主导培育市场新阶段开启,市场即将面临后补贴时代带来的考验。
八、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
从2016年5月北汽新能源获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牌照”),到2017年5月大众江淮纯电动汽车生产项目获发改委批复,一年的时间里,总共有15家企业获得了发改委的新能源汽车牌照,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
在第15家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获批之后,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核准审批进度进入了暂停状态,且至今并未重启。但是工信部的准入陆续开放,截至目前,进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企总共有五家,分别是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以及长江汽车。
点评:获得发改委项目核准及工信部的批准,企业才有资格自建厂投产纯电动乘用车,但产品需要工信部同时准入才可以上市销售。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未进入工信部目录的10家企业仍无法挂牌售车。以产能比例计算,可进行挂牌售车的5家企业获批产能为27.5万辆,占比91万辆已获批产能的30.2%。
九、投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1年以来,全国各汽车集团或新晋势力宣布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70余个,计划投资总金额达到4500余亿元,规划产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00余万辆,新能源车驶入“快车道”。另外根据已获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投资规模与产能规划,总投资额约328亿元、规划产能91万辆,则每万辆产能投资额约3.6亿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刺激了相关产业的投资热潮,尤其是动力电池产业、材料产业等,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投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
在各车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投资力度的同时,资本也对于新势力造车趋之若鹜。12月 22 日,威马汽车再度宣布,获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五矿资本(香港)、腾讯、红杉新一轮投资,加上不久之前百度资本的倾注,威马汽车的融资金额逼近200亿。12月15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公司已经完成3轮A+轮融资,并将在2018年年初宣布B轮融资计划。12月4日零跑汽车在乌镇宣布获得外界融资,此次Pre-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简称“红杉中国”)领投。此前,腾讯已两次入股蔚来汽车,阿里系也参与了小鹏汽车第二轮融资,另外,今年3月份,百度和腾讯一起领投了蔚来汽车的C轮融资。至此,中国互联网三巨头均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点评:资本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追逐有目共睹,但是对于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打造,毕竟,最终能否获得市场认可并不在于企业资金的多少,而在于产品是否为消费者接受。
盖世小结:
2017年如白驹过隙,新能源汽车市场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销量上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70万辆可期,新能源汽车市场还蕴藏着很多机遇。
从盖世汽车归纳的九个关键词不难看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政策驱动为主的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政策的变动极其敏感,表现在产销量会随着政策的变动而出现波动。但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补贴退坡、新能源企业外资股比的放开以及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政府正在逐渐收回有形之手,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合资新能源、外资独资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开始涌入国内车市的时候,竞争不免激烈,但一定很精彩!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