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前景向好 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竞相布局中国市场(2)
插电式混合动力仍是销量主力
2016年,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2万辆,销量增长80%。按照规划,上汽自主乘用车还将在2017年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上汽乘用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上汽新能源将在车辆本身的实际用途包括轻量化技术、互联网化、大数据和智能化四大新领域做出升级改造。
目前,上汽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有荣威E550、荣威E950、荣威eRX5等插电混动车型,以及微型纯电动车型荣威E50、上汽大通纯电动MPV EG10。从2016年的表现来看,以荣威E550为代表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作为上汽布局新能源的重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销量主力。据悉,荣威ei6、荣威RX5 EV将于2017年正式上市,荣威950 FUEL CELL纯电动车和名爵锐腾插电混动版车型也有望实现量产。
按照上汽的十三五规划,上汽将在五年内投入超过200亿元,投放30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使上汽在技术上成为新能源行业的标杆。上汽对新能源汽车的产销目标规划是突破6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实现20万辆。
点评:得益于自身的技术储备与地方政府的利好政策,上汽新能源在2016年表现良好。上汽集团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投入也仍将继续,以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不过,从产品布局以及上海市当地的补贴政策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仍将是上汽乘用车在新能源市场的销量主力。
从微型电动车切入并扩展产品阵容
众泰的新能源汽车在近两年的表现同样亮眼。在2016年1~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排行榜上,众泰以31801辆的销量位居季军,其中众泰云100以5024辆位居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前列。
与其他车企相比,众泰目前将战略重点放在微型电动车上,并在2016年推出了不少新车型,包括纯电动车云100S、M300EV、E20和芝麻E30。据悉,未来众泰还将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动力类型覆盖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形成多达12款产品的市场阵容,续驶里程最高达到500公里。众泰汽车表示,2018年将冲击50万辆目标。
点评:2016年,众泰的微型电动车继续位列新能源汽车车型销量榜单前十名,而2015年占据车型销量榜单前几名的其他品牌微型电动车则已悄然退出榜单。在微型电动车这一细分领域,众泰的优势仍在,能否由微型电动车带动全系车型取得好销量,是未来的一大看点。
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中国梦”·外企篇
宝马:德系新能源汽车先行者
在中国,以BMW i领衔的BMW新能源汽车产品算是外资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2016年12月16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与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新技术将是宝马发力的战略重点,同时还明确提出,2017年宝马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目标为10万辆。
车型方面,全新一代宝马3系除了汽油、柴油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之外,还将推出一款纯电动版本车型,该车的续驶里程可达300英里(约483公里)。据悉,宝马全新一代3系预计在2017年9月举行的法兰克福车展亮相。
宝马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与其智能出行的发展理念相辅相成。其中,数字化是宝马在“全新第一战略”下发力中国市场的战略重点。宝马首创的“BMW云端互联”APP于2016年12月31日正式登陆中国市场,这能让用户的汽车、个人智能终端、宝马的服务网点和智能化的交通设施(如充电桩和停车场)实现无缝对接,开启高度个性化的智能互联和数字服务世界。据了解,2017年,BMW即时充电TM桩的数量将从2016年的1500个提升到2500个,私人充电网络也将推广到54座城市。
点评:在豪华汽车品牌中,宝马最早成立新能源汽车成立子品牌。目前,宝马在中国已经形成5大系列9款新能源汽车产品,这也是豪华品牌中覆盖面最广、技术最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阵容。在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尚未丰富的2017年,宝马在中国市场仍然有一家独大之势。
丰田:新能源战略计划大调整
目前丰田在中国市场正在加大力度推广混合动力车型,随着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这两款车型的热销,2016年丰田在华销售的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未来,丰田仍会加码这一领域,在华销售车型中,混合动力车型销售预计将达到30%~40%。
向来主张从混合动力直接过渡氢燃料车的丰田,一直没有放弃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2016年北京和广州两次车展,丰田均展示了燃料电池概念车FCV Plus。据悉,丰田在2017年准备进行关于FCV的验证试验,以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进程。
此外,丰田近期新设立的负责开发电动汽车的内部创新机构。作为负责开发电动汽车的专门机构,其工作内容是推动产品尽快投放市场,并计划于2020年大规模量产。
点评:由于此前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性能等方面的原因,丰田没有把电动汽车作为量产化的市销车型,但是,市场环境的变化、电池性能良好的未来发展预期,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关情况的变化,丰田需要加快电动车方面的开发才能不落后。当然, 2017年丰田仍然会把市场重心放在混动车型方面。
本田:新能源汽车战略仍在筹划
本田在汽车电动化方面的发展似乎更为谨慎。长久以来,本田一直计划把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研发重点,本田公司社长八乡隆弘此前表示:预计2020年将在中国推出插电式混动力汽车。
在自主品牌已经先入为主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本田的步伐显然已经缓慢不少,不过在北美市场上,本田的布局相对快速,2018年本田将在北美推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然后推出主要车型的插电式版本,并增加车型数量。
点评:尽管拥有成熟的混合动力体系,但在各国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面前,本田不得不采取一些应对措施,目前仍未见本田在中国投放纯电动汽车的计划,这是本田与其他外资车企的最大不同点。
特斯拉:新产品或陆续面世
2016年特斯拉举办了Model 3、Model X的新车发布仪式,在所有特斯拉汽车上推出Autopilot 2.0系统(该系统具备完全自动驾驶功能)。2017年,特斯拉以Model 3为中心,电池以及太阳能产品的产能也将继续提升,还将着力于多种新产品的发布。
特斯拉计划在2017年将上一年度发布的所有产品推向市场。由于特斯拉计划通过Model 3为其他扩张项目提供资金来源,因此,2017年将会围绕Model 3电动汽车来执行。
2017年特斯拉还将发布几款新产品,第一款新产品或为Model Y。据了解,Model Y是一款紧凑型SUV,并与Model 3共用同一生产平台。
点评:近几年,特斯拉一直在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制造惊喜,如果2017年真的有更多车型面世,那么特斯拉制造的惊喜是否会延续呢?我们拭目以待。
大众:意欲覆盖所有级别车型
大众在中国市场有领先的传统燃油车产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仍未有量产车推出。2016广州车展期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表示,大众新能源汽车要覆盖所有级别的细分市场,目前正在进军此前未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
2016年11月,大众2025战略公布,该战略将作为大众品牌未来10年的行动指南,为大众品牌的发展指定方向。新战略将重心放在了品牌的重新定位上,改善效率,提高产能同时将大规模投资电动车,向电动化、互联化战略转移。
据悉,大众下一阶段将在中国推出C级车的插电混动版,未来将开发包括电动高尔夫在内的纯电动汽车,同时开展纯电动定制化生产。大众做出以上规划,是基于他们对“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趋势的预判,大众表示:大众汽车将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沿,未来三到四年内将为中国客户提供15款本土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作为大众集团子品牌,奥迪早在2009年就已发布与新能源汽车布局有关的“e-performance”计划,此前,中国市场上能买到的奥迪新能源车型只有进口的奥迪A3 Sportback e-tron,近期,奥迪在华投产的首款新能源车型A6L e-tron插电式混合动力豪华轿车已经面世,据了解,该款车不久后就将上市,并且只针对中国市场进行销售。
点评:此前一直忽视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长比较快,虽然市场基数相对比较小,通过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所有品牌与多年科研力量的积淀,大众汽车在未来推出全产品线的纯电动车型,从而有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先驱。
奔驰:全新子品牌锁定纯电动
奔驰对中国市场十分看重,却在过去一年并未投放任何新能源汽车产品。在2016广州车展期间,展出了一款名为EQ的全新电动概念车,该车拥有前卫、梦幻般造型,采用大量高新技术,并以500公里续驶能力和超快充电作为亮点。据透露,EQ解释是Electric Intelligence,即电气智能化。EQ将成为奔驰旗下一个全新的子品牌,这个品牌将有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系列。据悉,该车将在2020年量产,未来将引入中国生产,并且会加速奔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投放计划。
未来,奔驰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将扩充至三款,均为纯电力驱动方式,包括有两款Smart轿车,以及一款B级旅行车。
在梅赛德斯-奔驰所制定的发展战略中,还有望相继推出1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从而达到降低排放,以及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目标。不仅如此,上述13款车型将最晚于2018年年底正式亮相,并且在新车发布之际还有望推出一款搭载燃料电池系统的全新车型。此外,为了配套电动汽车生产,奔驰近日表示计划在中国建造一家电池厂。
点评:尽管奔驰未表示2017年会推出一款新能源车型,但通过其公布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将是奔驰积蓄能量的时期。在新子品牌下推出3款新能源车型,这对于一向保守的德国奔驰来说,已经跨出了历史性一步。
日产:继续发展并推出量产纯电动汽车
早在2010年,日产就已开始量产电动汽车聆风(Leaf),领先于其它大型汽车制造商。雷诺作为日产的法国母公司,也在2012年推出了Zoe。两家公司合在一起在电动汽车市场占的份额最大,目前已经销售37万辆电动汽车。
作为最早发展并推出量产纯电动汽车的企业,以实现“零排放”和“零伤亡”为企业愿景。为实现这一愿景,除了自动驾驶系统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日产在技术发展上的另一重要方向。
日产汽车目前拥有聆风、日产e-NV200、e-Power等纯电动汽车,均搭载专用的大容量电动机和发电机,再配合酶生物燃料电池所带来的高能效,以助力“日产智能动力”理念的实现。
聆风一直是日产的典型电动化车型,换代车型将配备容量更大的电池组,最大续驶里程有望超过322km。据海外媒体最新消息,一年之内,日产还将推出另外一款紧凑混动车,新车将配备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这款车和新一代聆风都将于2017年3月份之前面世。
点评:作为日本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混合动力技术与氢能源技术方面也有布局。如果未来一年日产将聆风车型打入中国市场并参与全球性竞争,势必会是中国车企的又一支“劲敌”。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