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电动化进程加快 新能源趋势长期向好
图/宝马集团
随着今年6月24日,工信部宣布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即动力电池“白名单”)同时废止,各新能源外资企业正式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近1月,包括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传统汽车龙头企业均宣布最新电动化进程,其中:1)奔驰发布“2039”愿景,2025年纯电动汽车占比5%-25%,“电车”销量占40%,至2030年,电动车型(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乘用车新车销量一半以上份额;2)宝马计划提前2年完成25款新能源车型布局;3)奥迪2022年将在中国投放10款纯电动车,到2025年奥迪将会推出至少 30 款新能源车型;4)大众升级电动化战略,将欧洲与中国作为主要市场根据大众新战略规划,2028年前生产电动汽车2200万辆,2030年欧洲与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占比超40%。
11月22日晚间,长城汽车官方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宝马共同投资的光束汽车生产基地项目获江苏省发改委批复,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人民币。
宝马除了加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资以外,其对中上游布局也是动作频频。10月22日,宝马集团首席采购官Andreas Wendt表示已经重组了供应链,将从2020年开始直接购买钴和锂。以前,宝马通过供应商间接购买原材料。根据Wendt的说法,宝马希望以此方式实现原材料来源的透明度,对于重要的材料,例如锂和钴,中间商将从供应链中消失。
11月21日,宝马集团表示其已将宁德时代的订单从最初的40亿欧元增加到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8亿元),供货时间从2020年到2031年。宝马集团也成为了宁德时代德国爱尔福特电池工厂的首个客户。此外,这家德国车企也与三星SDI签署了一份价值为29亿欧元的采购协议,合约从2021年延期至2031年。
SMM认为,尽管2019年行业的发展低于预期,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趋势是坚定,且应该长期被看好的。不论是双积分政策,还是各种配套设施比如充电桩的建设,都会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产生新的利好和推动。我们预计,随着特斯拉和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同比增速会有所回升。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