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获绿牌上路 从普惠转向技术创新(2)
从普惠转向技术创新
因“骗补”事件冲击,今年新能源车采购计划受到影响,2016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至今未推出,供求双方在订单价格上存在分歧,商用车贴补动辄几十万,部分中小型客车制造商业务基本处于停滞中,而大型客车制造商还好些,中小型企业则面临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此时,新能源汽车增速明显放缓。而重惩骗补企业只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改革挖掉毒瘤的第一步。接下来,新能源补贴标准必然面临不小的调整。自今年4月以来,目前网络上有多版补贴标准草案流传。新的补贴标准既要杜绝骗补现象,又要兼顾补贴科学性,同时要追求补贴效果,因此至今仍未出台。此前,因为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是骗补的重灾区,网上流传多个补贴标准版本无一例外的都是对新能源商用车影响巨大,改革最大。而从2017年开始,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即将正式进入退坡状态。
新能源汽车新政策落地后,整个新能源行业也将逐渐趋向规范。
此外,国家还设定了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第一道门槛——新能源汽车资质。而近期,随着资质名额的不断减少,企业的争抢也更加激烈。据业内人士表示,参照目前已获得资质的企业来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是“放开”的,但资质的获得也不是那么容易,江苏奥新资质申请失败就给众多企业敲响了警钟。
因此,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还是很严格的。据今年国家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表示,准入条件中的17项条款,其中有8项包括“新能源汽车开发和制造及技术、整车控制系统”的否决条款,只要超过2项“否决条款”不达标,则不符合生产资质的标准。
而站在行业和市场消费者的立场,标准趋于严格将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一是有效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在让消费者获利的背景之下,对于汽车行业整体的技术能力提升以及市场化导向也是有益的促进。但是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市场化,依然是整个行业亟待解决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此外,站在技术路线的层面,政策目前对于纯电动、插电以及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选择,处于并不太明朗的地步。因此,整体上看,包括上汽、吉利在内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并未将宝押在某一领域,而是齐头并进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比如吉利在纯电、插电混动以及普通混动等方面都做了布局。
无论如何,新能源汽车还只是正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和关键时期,国家、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创新和安全保障,既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对整车产品负总责。
新能源汽车仍然极具潜力
总之,随着补贴标准和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有利于避免企业蜂拥而至造成产能过剩,更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加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技术的不断创新,用车成本将会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更加具有潜力。
毕竟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意愿依然较低,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在这个过程中,加快充电桩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充电桩将是一个很好的入口,把控好这一入口,借助于互联网+,以后在大数据以及保险、销售等延伸服务上有所收益,也是此前业内经常提及的“羊毛出在猪身上”。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