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年销量将达6000辆 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之考(2)
而作为时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大国,中国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自然也是不敢怠慢。“今年很多企业收购参股国外燃料电池公司,有很多公司在大力布局,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进入到这一领域中了。”上述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如今在很多汽车企业看来,相对于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然而,就中国燃料电池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储氢技术相对落后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氢的储运技术是制约氢能发展的最主要技术瓶颈,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压储氧罐、轻金属材料、复杂氢化物材料、有机液态材料等氢储运技术。“目前我国在储氢技术上跟美国和日报仍是有着较大差距的,他们能达到70MPa(700个大气压),而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企业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上述人士表示。据报道,美国能源部所有氢能研究经费中有50%用于氢气的储存。
氢气储存技术的滞后,限制了氢的大规模应用,特别是交通工具上的应用。而后者要求系统储氢能力必须达到6.5wt%(重量百分比)。可以作为参考的是,丰田在Mirai车上使用的储氢罐达到了全球最高水平的5.7wt.%。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规模应用的储氢方法是高压气态储存,氢气的压缩压力是在200到350MPa之间。近年来,70MPa储氢已经进入示范使用阶段。直到2016年,我国首座利用风光互补发电制氢的70MPa加氢站(同济-新源加氢站)才在大连建成。
但值得高兴的是, 我国有部分企业已在储氢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例如京城股份公司已于2014年完成70MPa高压氢燃料车用储气瓶的开发,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和性能要求,打破了国内70MPa储氢瓶的技术瓶颈。
事实上,去年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在系统内部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及《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中,“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就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
其中《路线图》提出,在储氢技术领域,要开发70Mpa等级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储氢罐设备技术、加氢站氢气高压和液态氢的存储技术。
“燃料电池的基础设施,肯定会涉及到燃料电池车的推广。而燃料电池车的使用,才会推进燃料电池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国有几个省市已经有基础设施,广州及珠三角,上海也有,从联合国在中国相关省市的项目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趋势,蓝青松相当看好。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