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可圈可点(2)
另外一个,我们看到我们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在推出互联网的汽车,它是集成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大数据、通信、导航、多媒体等资源和汽车集团的资源整车 零部件服务资源整合线上线下为用户提供智慧出行,两大巨头,苹果、谷歌都出台了关于他们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他们的第一版或者是第二版的操作系统。
上次特斯拉到科技部来的时候,也跟我详细介绍他们怎么样互联网能够介入到汽车当中,我们很多汽车企业跟互联网企业形成一种合作,我过去作为汽车产业发展,一直致力于汽车智能化,使客户得到更智慧、节能、舒适的出行,但是互联网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思维上面的冲击,当我坐到车里面的时候,也许我马上就可以知道我周边的路况怎么样,我想要去的地方天气怎么样,它的道路准不准?我要停车什么时候有最合适我的停车场等等这些,我们过去传统上很难获得,等于多了一双眼睛,多了一个耳朵,使我们了解。这是我们对于汽车信息化发展当中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我也很高兴看到长安和华为,华为和东风,北汽和乐视TV建立合作关系,我也研究了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他们除了线上线下销售服务之外,提出了云yunOS。
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最容易实施的就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当时确立三纵三横,电控这一块就提出电动汽车的电池,在2007年开始示范的时候,我们利用了无线,我们可以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一直观察到每一辆汽车的电池,每一块电池,这个本身有一个比较好的起始条件,这套系统通过奥运会、世博会和广泛推广示范城市里面获得了比较成熟的应用,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契点,我的观点,电动汽车实际上是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最好的载体。
另外燃料电池新趋势,我也观察到美国、日本、韩国政府都加大对于燃料电池支持力度,一些汽车企业都加速了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丰田宣布了提供与氢和燃料电池相关5千多项专利免费使用,这也是技术开放,面向未来共同合作的努力和趋向,当然我们紧跟着趋势,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以外,我们坚持燃料电池上有所进步,奥运会、世博会的试用,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试用。新能源要从更加宽广的领域上对能源结构推动的作用,我想这是技术进步是无止尽的,我们要关注这方面这的发展,这些新趋势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机遇总归与挑战并存,开放与创新是两者紧密结合的。新机遇,比如说我们对于全球汽车发展战略的共识,我们对于电动化、驱动系统的成熟,我们对于未来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未来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相互融合趋势的判断,也指出我们在基础研究,我们还做得比较少。这个基础研究不光是在电池,也不光在驱动系统,包括我们对信息,包括我们对整车控制,包括我们对未来电动化和智能化都需要加强它的研究。中国汽车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适合于用户的需求和制造工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所以我们要认清新形势,顺应新的常态,把握新规律去迎接新的挑战。
这里我特别向大家报告一下,科技部正在进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们几个部门共同推动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方向,对于实施新能源汽车专项作为试点,大家保持很全面的共识,我们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以及产业化、差异化过程当中一些所需要的技术研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具体围绕新能源新型锂电池技术,下一代电池系统的研发、新型高功率的电机,汽车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充电技术等等,我们还将继续持续支持燃料电池系统和整车的研发应用。一个很重要的重点,要结合电动汽车与互联网联合新形势,鼓励企业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融合到技术推广和应用,我们也希望能给企业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我们很多好朋友,从能源的角度上怎么考虑适应于将来汽车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应对大气污染、转变能源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电动汽车走入每个人的身边。
我们还将搭建共同平台,建立协同创新的模式,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体系。对于 完善政策法规、构建有序市场,我们有几个看法,这都是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进一步完善标准,健全法规,严格监管破除体制的障碍,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有序的市场环境。各类电动汽车只要它符合国家标准,能够保证用户安全,能够实现清洁环保,我们都应该给它以发展的空间,使它能进入市场。
当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充电设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我也了解了几位购买电动汽车的客户,有两个很典型,有一位就跟我说,我这个车,小区也支持我装充电桩,充电桩拉的电线很长,建一个要一万块钱,一个一车一桩的形式不太适合。因为我们从公车改革以后,整个部里只有三辆车,我们搞了一个租赁,他们建充电桩的时候,我就问他,15个桩和10个桩有什么差别?就差了5个接口,没什么差别。从这个角度上我设想,我们在世博会、奥运会,都有城市参与接待量化的工程,我们能不能再给它埋根线,桩等人。
另外,我的邻居买了插电式电动车,他说我这个车平时开能开60、70公里,他基本上一年50%都是用电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插电式解决了人们对于远程交通一种焦虑,真正的大部分的应用还是要让它充电,今天参观的时候,我们有几汽车企业老总说,插电式汽车,用电开用油开差了10倍,从这个角度上插电式汽车也是需要充电,我们要制定政策,同时发挥现有停车场地,建设充电设施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充电设施建设和应用当中同样有利可图,这样建设的范围就广。我觉得政府要大力支持,我们也还要发挥市场作用。
我们从汽车销售,一直都在讲客户,要提高用户忠诚度,实际上现在时代在发展,我们鼓励租赁,分时租赁、分期租赁,物流以及公务车领域开展电动汽车租赁业务,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对于政策方面,我们要更加多通过普世性激发新热情,领导企业加大新能源 汽车对技术研发投入,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我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表示,中国政府一定是支持一个开放、创新的、推动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政策,我今天也很高兴,很多来自于跨国企业汽车公司他们在中国也推动了他们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同样也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的各种形式方面的支持。我们支持这一类的合作、创新、开放,是创新的前提和必然条件,所以我们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商业化的进程一定是创新的也一定是开放的,一定是集世界各国智慧共同推动的。
在深入加强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强CDM体制,加强中德汽车技术合作伙伴人才交流,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化、信息化,标准研究。我们还将国际优质资源推动汽车企业之间联合开发,加强技术合作,我也建议,我们的民营企业,我们的信息产业,也要主动融合到新能源汽车开发来,解决能源解决、交通问题、信息问题,为客户提供更智慧的服务,是我们各个产业共同的结论。
我相信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在中国中国政府领导下,必然会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引导社会企业投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动力。我们会加快培育消费市场,推出适应多样化运营模式来积极调整新能源汽车,多元消费和使用的新结构。我们会培育并依托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积极鼓励推广应用模式,跑出具有中国特色新能源新速度,我们将创造产业和市场新生态,国内国际市场开放合作,早日实现中国汽车企业由大到强的中国梦,谢谢大家!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