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会营销了?同质化严重的汽车广告效果几何?(2)
中国广告界的创意贫乏已经饱受诟病,我们很难看到本土制作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广告作品,离OneShow广告奖这种国际顶尖的创意赛事更是相距甚远。这种创意缺乏症从广告到电影电视剧乃至电视娱乐节目一路蔓延,甚至流行音乐和文学创作以及学术研究也难避其害,从网络空间到现实生活我们都拙于创新而热衷模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太过复杂,在此也不便讨论。然而,在笔者看来,中国广告界未来的创新突破,必然会从汽车广告开始。这一方面因为汽车广告对于创意的高要求,另一方面则是更为实际和现实的考虑——很少有其他行业会在广告制作上像资金实力雄厚的车企一样舍得花钱。
现在国内外的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将脑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与广告传播学结合起来,通过眼动追踪、脑成像技术等直接获取直观可靠的消费者实时的潜意识反应,对广告的制作提出更有效的指导,同时对广告的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可量化评估。这种新兴的消费者脑神经学的发展对于车企无疑是一大福音,可以帮助他们在科学指导下对广告营销方面的巨额资金投入做出最优化和有效的分配,当然也会倒逼广告行业向着创新和更有内涵与深度的方向进化。
一则好的广告追求的是真实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平衡,而好的创意则是其点睛之笔。很多时候,广告不仅仅带来商业领域的成功,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意产业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目前的汽车广告缺乏创意和同质化严重更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如果有一天,中国消费者能够喜欢上看汽车广告,车企也能通过广告与市场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那么我们铺天盖地的汽车广告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