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及带来的政策启示:基于互联网+汽车的思考

“互联网+汽车”是互联网与实体领域特别是制造业形成融合最吸引人、也有可能是最有变革潜力的领域,这个领域正发生的变革,以及其在变革中遇到的体制和政策问题,对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推动“互联网+”很有借鉴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 张永伟

      “互联网+”给产业带来的变革将是一个持续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新技术、新业态,而且技术以及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的迭代速度会明显加快,一些产业的格局会发生频繁调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界面也会更加模糊。创新会更多地发生在产业交叉和融合的领域,发生在传统产业最落后、最容易被突破的环节或痛点。相应地,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政府如何调整管理思维和行为方式,对“互联网+”能走多远会产生关键性影响。

    “互联网+汽车”是互联网与实体领域特别是制造业形成融合最吸引人、也有可能是最有变革潜力的领域,这个领域正发生的变革,以及其在变革中遇到的体制和政策问题,对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推动“互联网+”很有借鉴意义。

      1、“互联网+汽车”带来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格局。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方面。首先是基于信息服务应用为主而形成的新业态和新技术应用,如汽车的销售、维护;汽车保险;智能交通;汽车租赁;汽车交易;油电服务;搭载互联网的驾驶员在车上的娱乐与商业、商务活动以及远程的智能控制。这些都会带来诸多的商业生态。这是目前“互联网+汽车”最活跃的领域,创新势头会更加强劲。

      其次是以安全和能效提升为主而形成的车联网产业链和关键性技术应用。如无人驾驶、辅助驾驶技术的快速应用,产业化的时间很可能大大提前;车与路、车与车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连接,以及会带来诸多领域颠覆性的变革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如高速交通安全与管理;市内道路出行的优化与交通疏导;满足高通量、高速度、低成本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及相关产品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互联网+汽车”最核心的变革,也是全球几个主要国家在标准体系、技术能力、系统建设等方面产生竞争的主战场。

      其三是汽车生产环节的变革。过去更多是自动化、流水线,加入互联网后,可以实现更加个性化、柔性化生产,以及整车及所有部件可跟踪,生产信息可以由厂内连接到厂外包括销售商、消费者并实现双向互动。供应链管理能实现平台化,自动化环节如机器人更智能更精准。这种“五位一体”的智能化制造,在德国叫做工业4.0。从国内企业来看,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好于其他一些制造业,后者很多还只是2.0甚至更低的水平,自动化程度还很低,智能化也更只是初级阶段。汽车企业也有不同,国外公司包括其在国内的合资厂,智能化水平多高于国内汽车公司和国内合资企业的自主生产厂。

      2、“互联网+”的核心是大数据及基于这些大数据产生的应用。“互联网+汽车”产生的诸多创新、服务和商业变革,都要基于有数据可分析。有哪些数据呢?每辆车的数据,现有每辆车都有一个VIN码,更多信息分散于交管部门、整车厂、保险公司手中,车的位置信息,驾者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包括停车位信息、充电信息、加油站等。这些分散、碎片化的信息,只有具备可读性、可共享,真正有极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商业和产业变革才会发生。因此,政府如何为这些数据的收集、保护、分享、应用创造更成熟的环境,是亟需研究的问题。

      3、“互联网+”的层次性及推进“互联网+”的思路。“互联网+”有三个层次,产品与服务+互联网,单一行业+互联网,系统+互联网。这是一个金字塔形的体系,系统变革在塔尖,发生的时间慢,但影响巨大。这个系统变革就是跨行业的融合、对接、渗透。

      互联网+汽车的可预见的高端境界是车与车、车与路的联网。这是最难的,技术不是障碍,难在体制。这涉及通信、汽车、道路、交通管理四个目前相对独立的领域。从当前的情况看,各个领域都在研究和推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对策。

      其一,信息通信领域更多是扮演颠覆者的角色,努力寻找汽车行业、交通行业发展的落后点和痛点切入,从而会产生一系列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但问题是,这种更加强调互联网的思维会遇到传统行业越来越多的抵触。特别是,对与技术与工艺复杂性非常高的生产制造,特别是汽车制造业视为根本的安全等问题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对中国道路交通的复杂性,以及新技术推广时空的不一致性缺乏谨慎的认识,以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予以解决。由于对此没有更理性的认识和更充分的准备,互联网颠覆者的成功概率会小于助跑者的成功概率。这说明,“互联网+”绝不能变成“互联网思维”的单方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