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建新能源小客车充电网络 缓解车主“里程焦虑”
7月30日上午,京津冀三地召开京津冀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启动会,签署《京津冀新能源小客车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三地将分“三步走”,力争到2020年,建设形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公用充电服务网络体系。
充电网络缓解车主“里程焦虑”
在上午的启动会上,三地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部署了京津冀充电设施协同建设重点工作,并签署了行动计划。
北京市发改委高朋副主任表示,为切实做好协同建设工作,三地将于今年建立京津冀充电设施协同建设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充电设施建设相关重大问题。积极支持国网公司等投资建设主体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三地电网企业要做好相关配网建设及充电设施报装增容服务等工作。同时,进一步强化首发集团等高速公路产权单位的主体作用,促进充电设施建设选址及项目手续办理等工作高效开展。
行动计划将加快缓解京津冀区域新能源小客车用户的“里程焦虑”,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及大气污染治理,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造更便利、更绿色的基础环境。
该联合行动围绕京津冀区域新能源小客车推广应用需求,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统筹协作,互联互通;聚焦重点,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为切入点,重点推动实现“五个协同”,加快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公用充电设施网络。
涉及京津冀11条高速公路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落实行动计划,率先建成京津冀高速公路充电设施主干网络,加快促进京津冀新能源小客车推广应用,京津冀三地发改委还制定了《京津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协调建设规划纲要》。
记者在《纲要》中发现,京津冀区域内涉及充电设施协调建设的高速公路有11条,包括8条国家高速公路(G1-G7、G45),3条区域高速公路(京津高速、京平高速、唐津高速)。除了唐津高速,其他10条都涉及北京。
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建设下,G2京沪高速公路9处、18个服务区充电设施已全部投运,形成京津冀区域内首条跨城际充电设施服务走廊。
充电桩建成后 将建统一信息服务平台
充电桩建成后,车主如何顺利找到并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是使用上的关键问题。
据了解,为统一管理京津冀公用充电设施信息,实现公用充电设施信息的互联互通,京津冀三地将研究建立覆盖京津冀公用充电设施的统一信息服务平台,为新能源小客车用户提供充电导引等各类信息服务。
同时,为营造统一政策环境,激发各主体参与充电设施建设积极性,京津冀三地需共同协商明确充电设施建设补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充电设施给予不高于项目总投资30%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