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氢燃料车闯入美国 要与特斯拉一争高下(2)

特斯拉不过是把两大硬伤“改良”得比较成功,纯电动技术的“先天不足”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凭着政策支持和营销推广,纯电动销量上行,但是否只是

特斯拉不过是把两大硬伤“改良”得比较成功,纯电动技术的“先天不足”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凭着政策支持和营销推广,纯电动销量上行,但是否只是未来动力系统的一个过渡?前路尚不可知。

氢燃料电池:终极能源车?

丰田Mirai,日语里叫未来,未来到底有没有未来?同样尚未可知。现在家家争做纯电动,但在氢燃料电池方面,想第一批吃螃蟹的车企并不很多。

先来科普下燃料电池的优缺点。

不同于作为储能装置的蓄电池,燃料电池是一个发电装置,只需氢气供给,而不需储存能量。其能源效率远高于传统内燃机的30%—50%,而且产物只有水,谁能比它更清洁?

最诱人的还是500km的续航和3分钟燃料补充时间,动力性远优于纯电动,而且这只是开端。

不过电池的催化剂是贵金属铂,氢气的来源多是电解水,成本较高。最要命的是氢气的储存运输。其安全性一直被质疑。当前已有包括宝马、奔驰、丰田、本田、通用在内的少数厂商,初步解决了储氢罐在遇到事故后的安全性问题,但更大的难题是加氢站的建设。

业界有一个说法,没有能源站,就没法卖车。拿美国说事,全境的氢燃料补充站目前只有12个,而且有10个在加州,这也是Mirai首先在加州上市的原因。

丰田氢燃料车闯入美国 要与特斯拉一争高下

年内丰田、本田以及日产三大日系车企将联手投资4892万美元,在日本建设氢燃料电池补给站,计划在2016年扩充至100个,每个加氢站的建设成本约500万美元。

其他车企也都没闲着。在目前推广度最高的美国、韩国等国家,现代集团将联合地方政府,在美、韩建设大型的加氢站,用于推广旗下的燃料电池车ix35FCEV(海外版)。宝马、戴姆勒等企业也都在紧锣密鼓地造车、建站。

谁是未来终极替代能源?

在各大车企积极拓展研发范围之时,特斯拉却发下话来,一心一意做纯电动。简直一真人版何以琛,“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特斯拉的矢志不渝,自有电池以外的道理。这涉及一场更大的押注,未来的替代能源。

特斯拉看准的是能源形式的多样性,比如太阳能、风能等都能用于纯电动。而对于氢气的生产、储运,特斯拉似乎并不看好。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麦兜又想起了李书福。

7月3日,李书福以4550万美元收购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CRI)的部分股权,CRI是冰岛首家拥有通过采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洁甲醇燃料技术和工厂的企业。看来李书福把部分宝押在了甲醇。

在《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一书中,介绍了“氢经济”及其重大局限性,从而引出“甲醇经济”。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燃料电池以氢气为能源的技术走向。

未来是谁的时代?氢气,甲醇,还是多元化的能源?核能又会扮演何种角色?

麦兜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