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车资质受限 新能源车代工究竟靠不靠谱?(2)

而代工模式的可持续性,则涉及到跨界企业如何保护自身的核心技术。纯电动汽车虽然技术难度较传统汽车更低,但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是必须

而代工模式的可持续性,则涉及到跨界企业如何保护自身的核心技术。纯电动汽车虽然技术难度较传统汽车更低,但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是必须自己掌握的,这方面如果不自己建厂而完全依赖代工,那么很可能会丧失了自身的研发设计优势。试想代工企业一旦突破了技术难点,市场又打开了,为何不结束代工自己另起炉灶呢。 

这方面知豆电动车可以说是一个案例,知豆因为资质问题最早选择众泰做代工实现了落地生产,随后更换平台与吉利合资,不久又独立出来要拿属于自己的生产资质,代工之路走得一波三折。除了没有独立资质多少要看代工方的“脸色”外,知豆与众泰关系破裂后不久,众泰就推出了品牌定位相近的芝麻电动车,也显得耐人寻味。 

代工还是自建在摸索试错中成长 

某种意义上,新能源汽车的完全代工生产考验的其实是跨界企业和代工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 

比如江淮和蔚来汽车的牵手,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代工生产,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双方签署的《制造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蔚来汽车授权江淮汽车使用其商标和相关技术,生产商定制新能源汽车车型,江淮汽车负责进行合作车型的生产。在合作期限内,蔚来汽车将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以支持江淮汽车按照项目时间计划完成生产准备,并生产满足蔚来汽车提出并经双方共同确认的质量和工艺要求的合作车型;同时为江淮汽车提供生产合作车型所需的零部件和物料,以支持江淮汽车按照双方同意的商业计划生产合作车型。而江淮汽车则将主要承担生产落地和保障相关的内容,比如完成合作车型的公告目录申报工作;协助蔚来汽车进行合作车型的产品投产,协助样车试制,并提供样车试制相关设施、设备和人员,确保合作车型量产的顺利完成;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以及安全等各方面内容。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江淮敲定代工协议之前,蔚来汽车已经宣布投资30亿元,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性能电机及电控系统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蔚来汽车表示还将寻找更多“代工”伙伴。 

事实上,即便是“一家人”之间的内部代工也没那么简单。比如长安下半年将要推出的第二款纯电动车奔奔EV,就是利用长安铃木的过剩产能代工生产的,算是合资工厂给总公司代工的一个案例。但按照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勇的说法,“我们也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去证明你被代工的产品是好的,安全性等方面是符合一定的标准和条件的?对这个问题,确实没有更好的答案,我们自身也很困惑。” 

或许正是出于以上种种层面的考虑,另一家很有希望在今年拿到生产资质的后来者前途汽车选择了投资超过20亿元在苏州自建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除了能够申请资质外,前途汽车花大价钱自己建厂,在技术和工艺方面也显现出了几点优势:一是将打造国内首个“碳纤维快速模压车间”,旨在实现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的要求;二是设立全铝车身焊接车间,如果这点要代工的话,传统车企当中国内目前只有奇瑞捷豹路虎等品牌的少数工厂可选;三是可实现大批量定制化生产,这对工厂的信息化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算是智能制造的一环。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还在靠补贴推广而没有真正打开私人消费市场、难以形成行业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的情况下,投资自建比起相对轻资产的代工生产模式要承担更大的资金压力。而代工模式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在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去摸索和尝试也并非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选择代工还是自建,跨界者都势必要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才能走出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