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前夜:我们为什么坚定布局电动车?(4)

理想ONE 在市场普遍不看好理想的2017年末,我们下了重注,就是看好其技术路线的应用潜力,以及高管团队在智能化方面的思考。 李想认为,一家智能汽车

理想ONE

在市场普遍不看好理想的2017年末,我们下了重注,就是看好其技术路线的应用潜力,以及高管团队在智能化方面的思考。

李想认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里,应该有很大比例的研发人员是服务于已购车用户的。就像诺基亚的研发人员有95%是为了把手机卖出去而存在,但苹果可能有接近50%的研发人员是为了把手机卖出去以后而存在的。这是认知差别导致的结果,也是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做法不一样的地方。理想ONE采用了四屏与全车语音交互,标配辅助驾驶系统。

理想汽车搭载了全车OTA(空中下载技术)功能,可以对增程电动系统与智能技术进行升级。自2019年12月至今,理想ONE已推送8次OTA软件升级,这是电动车时代车可以越用越好例证。

在当下,车的销量决定了公司生死,也决定了能否在2025年拿到自动驾驶赛道的入场券。成功突破的公司,将在未来二十年内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新车企和自动驾驶服务商。

如今,造车新势力们基本都跨越了交付1万辆的门槛。不过,我们认为1万辆是很容易跨越的门槛,基本是来自行业内部或是朋友圈的销量。1万辆之后,造车新势力们将面对真正的消费者,他们只会用钱来投票。

汽车不是手机,手机出一款产品,卖完一年,第二年就出新款。但一款车做好,起码要卖5-10年,才能回本。因为所有的研发、营销等投入巨大,如果不能在卖过了1万辆之后,继续维持这个车型的销量,最终就有可能亏本。未来,如果一家新车企不能维持一年3-5万辆的销量,就会被淘汰。

造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特斯拉也已经做了十余年,无论是小鹏还是理想,都还只是一家3-5年的企业,面对整个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大势,依然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电池还占了电动车40%多的成本,但随着技术升级和规模效益,成本一定会逐步降低,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望在2023年前后全面低于燃油车,之后将开启对燃油车的大规模替代。

并且这个替代过程可能很快,电动车和燃油车不一定会共存太长时间,类似于智能手机替换功能机,或是Netflix替换实体视频租赁公司。如今,我们就站在这个大变革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