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电动车50万目标没完成也不足为怪(3)
所以总结起来,陈清泰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总的来说应当是开放性的,根本动力还是在于竞争,在于商品要能被市场接受。关起门来做电动汽车没什么意义,只有在竞争当中使成功者脱颖而出,才可能造就产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本土企业来说,竞争本身具有筛选作用, 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是一个知己知彼学习的过程。
肯定低速电动车 释放细分市场
最后,谈及低速电动车到底应不应该“转正”的问题,陈清泰首先发问:“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报告,说低速电动车达不到标准。我想问一下,低速电动车有谁给它制定标准了吗?标准在哪里?如果标准还没有制定,就说它不达标,这不符合逻辑,或者存在偏见。”而且他相信,只要政府层面给低速电动车制定一个标准,加强监管,那么低速电动车在几年之内就会有面貌上的改变。
因此,陈清泰认为低速电动车在未来应该被纳入新能源汽车的范畴加以管理,如果用锂电,政府可以补贴一点,产业规模上来后,成本很快会降下来。而且他还有另外一个看法:“电动车将来即便走向成熟,小型、短途、低速电动车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细分市场。它有特殊的客户群,会长期保留下去,其中有经济适用的需求、也有高大上的需求。这种区域性的机动化市场需求早释放比晚释放好。”
但是要“肯定”低速电动车,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特别是交通法规方面的修改。对此,陈清泰开出的“药方”是:我认为低速电动车的交通管理问题可以参考摩托车的方式,大城市可以限行,但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应该放开。至于交通管理问题,可以给它一个特殊的牌照,有明显区别的标识,另外在路权上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高速公路不能上,一级公路不能上等等。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陈清泰认为对于低速电动车的管理既是一个现实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理念问题。所谓创新,又叫做创造性破坏,它破坏的不仅是原有的技术,还有原有的规则,我们要向创新型国家转变,那么游戏规则必要时就应适应新的需要,要对低速电动车保持宽容的态度。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