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汽新能源打造“国民车”是不是一厢情愿(2)
北汽新能源要打造国民车的想法固然不错,但在战略落地方面仍需反思。
过去多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是政策主导下地方保护盛行的半开放市场,企业更多参照政策来设定和推进发展战略,甚至通过影响地方政策制定来为自身发展创造良机。而在市场化的条件下,企业就需要按照市场逻辑运作。
从市场策略上看,特斯拉、宝马等跨国巨头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思路,都是从高端切入,在市场培育阶段快速树立起品牌形象,比如特斯拉Model S、宝马i8。虽然特斯拉时至今日仍步履蹒跚,但马斯克在连续多年亏损的情况下还能不断地融资,至少说明了外界对其发展模式的认可。
北汽新能源快速抢占市场、实现规模效益的策略看似丰满,也有着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第一的业绩作为背书,但仍是一步险棋。
一方面,即便依靠低价策略提高了市场占比,也很有可能因此拉低品牌形象,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固化,再想实现品牌提升就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自主品牌车企在传统汽车领域的发展经历,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16年,北汽新能源启动双品牌战略,在既有北汽品牌的基础上推出了主打中高端市场的ARCFOX品牌。但这一品牌仍处于概念阶段,外界只知道北京三里屯Mercedes-Benz体验店旁边有一个ARCFOX体验中心,离真车上市尚有不短的距离。
另一方面,这一策略对北汽新能源的成本控制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廉价车利润微薄,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能否盈利、延续健康运营,都是一个问题,而以此作为ARCFOX品牌运作的资金来源更不现实。
近年来,北汽新能源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包括推出换电模式、合资设立绿狗租车涉足分时租赁、“电粉”营销等,但在核心技术优势方面,尚未真正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
总体来说,步入市场化阶段,新能源车企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做出让消费者真正叫好的产品,如何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在拓展全国市场的同时也需要慎重考虑,还要不要在纯电动一条技术路线上狂奔?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