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如何摆脱区域性?
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关于能源的损耗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汽油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作为我们密不可分的汽车,犹如一张庞大的嘴巴,吞噬消耗着大量的汽油。就国内现状来看,汽油车占绝大多数。
有媒体报道过,全球石油只能支持50年不到,就会被消耗殆尽。随着汽车的日益增多,这个时间还将急剧缩短,改变这种现状,迫在眉睫。
然而在近两年,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斗争异常火爆,通过自主紧凑级车型和SUV等车型,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其中SUV和MPV依旧以高增长的姿态,撑起了整个疲软的车市。眼看各级别车型斗争异常火爆,新能源车型就显得冷清一些。
或许是因为担心较高的起步价、不够持久的续航、充电不易等问题,大多数消费者还是难以接受新能源车,所以国内许多自主品牌并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在研发生产新能源车上。毕竟企业的目的是赚钱,大多数车企只关心当下的利润是否够高,车型卖的好不好,在他们看来,而坚持做新能源车有点烧钱赢市场的感觉。
于是,大部分自主品牌只是象征性的造出几款新能源车而已,可是这种做法在许多国人看来就跟造电瓶摩托车一样。其实要把新能源车做好,可不简单,不仅要解决消费者担心的续航问题,充电便利性问题,安全问题等等。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突破现状,打开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低的局面,才是企业发展的重点。
新能源车型到底能否迎来春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至少从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看出,无论是抑制油价继续下跌的举措,还是当地政府补助新能源车主的优惠,甚至某些限号城市的开放性政策等,都在显露着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是支持纯电动等新能源车型的。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或许将是一个曙光。
提到国内新能源车企,就不得不提比亚迪。这个靠做电池起家的企业,如今在国内车企中名列前茅。 作为国内最早的民营车企之一,比亚迪显然不想满足于传统车型的销量成果,能否取得新能源市场的成功才是他们最渴望的,为了开辟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早早就进行了转型。于是,在国内还没兴起新能源车型的时候,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就着手新能源车型的研发生产。时至今日,比亚迪已经稳占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第一。
比亚迪坚持做新能源车已经不是新闻,无论是比亚迪自己旗下的车型,如秦、唐等,还是和戴勒姆公司合作的腾势,比亚迪一直努力想把新能源车型做好。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也率先打开国门,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中国品牌的质量,它是可以受到拥有超过百年汽车文化的欧美市场认可的。
就2015年全年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近6.2万台,同比增长234.7%。其中以紧凑级轿车为代表的秦,2015年卖出3.2万台,同比增长116.3%,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近5万辆。以SUV为代表的唐在2015年12月销量为5,503辆,创造了国内新能源车型单月销量第一的成绩。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成绩是2015年5月、6月,比亚迪卫冕全球新能源车型销量第一,成功超越特斯拉与日产,其中6月销量达到5037辆,占市场份额10%。
看了上面的数据,你可能会觉得比亚迪已经稳坐全球新能源市场老大?实事求是的说,比亚迪暂时还未做到如此强大。就全球销量来看,比亚迪新能源车型超过90%的销量都来自于国内销量,这其中还离不开政府的“强力补助”。无论是在现金优惠上,还是在限号城市的选号特例性,正因为有了这些强力Buff,比亚迪才能赢得这个看似漂亮的数据。(图中WORLD表示全球销量,CHINA表示国内销量,可以看出中国BYD新能源车的销量占全球销量的90%以上)
在本就不多的海外销量背景下,比亚迪又开启了全球战略,其中不仅涵盖了国内的E6出租车、香港电动大巴K9、伦敦的51辆单层零排放全尺寸公交车队,此外还有像T7、重卡J9、环卫车T8SA等。另外,比亚迪也先后与荷兰、新加坡、美国、丹麦、德国、加拿大等国签订新能源车项目协议,在以色列、加拿大、西班牙、英国实现电动车的运营或试运营。
虽然布局完整,全球覆盖面广,但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海外销量还是比较尴尬。这种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的做法未免让人有些担忧,就像古代打仗一样,围剿战固然强悍,但在围剿的过程中必须得保证各个方面的紧密性,一旦被对手突破,将会全军瓦解。现比亚迪面临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把国内销量远大于海外销量的原因,归纳为全球知名度不够,那比亚迪还能心安理得。但即使回到国内主战场,比亚迪也存在很大的区域局限性。据笔者了解,目前只有深圳、上海等城市才是比亚迪新能源车的主销城市。或许因为在限号城市买新能源车能得到政府补助,这样算下来例如20万的秦也就只需要10多万元就能买到。更重要的是,在部分限号城市,购买新能源车能够免去抢牌照号的过程,这对于许多急着用车的消费者来讲,绝对是一个捷径。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能不能摆脱区域性,能不能在没有政府补助的情况下销量增加,能不能真正实现海外销量提高,对于行业内其他企业来说,绝对如风向标一样。就目前而言,笔者觉得比亚迪新能源还是会以微增长的趋势发展,毕竟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更宁愿花同样的钱去买一辆B级合资品牌。
如果要想在普通消费者里普及新能源车,比亚迪要做到的就是控制成本,降低售价。如果少了政府的补助,比亚迪新能源车依旧能像例如丰田双擎雷凌一般拥有较低的售价时,相信比亚迪新能源车将极具竞争力。
除了控制成本,降低售价,比亚迪还得坚持新能源车战略,逐渐由汽油车养新能源车的模式转型为汽油车和新能源车一分为二,甚至大于汽油车的局面。凭借比亚迪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掌握整车和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充电设施等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车车企,比亚迪完全可以不仅仅只是通过销售的模式盈利。比亚迪甚至可以借鉴深圳的E6模式加以升级,与时下流行的如“滴滴打车”“神州专车”等合作,通过出租的模式盈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整合资源,合并市场,对于城市的排放量而言也可以大幅降低,相信此举可以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借此,比亚迪可以摆脱区域性,销量迎来第二春也不再是什么难事。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