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升级转型 李书福十年后还将战胜谁?(2)

7月9日,中德总理见证涉及华晨宝马、江淮大众、宝马与长城、奔驰与清华、蔚来与博世、宁德时代等在内的多达7项合作项目,而通过此次中德双方签订的

7月9日,中德总理见证涉及华晨宝马、江淮大众、宝马与长城、奔驰与清华、蔚来与博世、宁德时代等在内的多达7项合作项目,而通过此次中德双方签订的7项大单,才更能参透李书福参股戴姆勒的深层含义。

中国鲶鱼看待外国鲶鱼

在李书福的国际化布局紧盯海外时,还得以足够的精力和发展眼光来看待另一条鲶鱼在中国市场搅动的实效。

7月12日,埃隆·马斯克在推特晒出团队在中南海合影照片前,先后受到了上海市市长应勇、北京市长陈吉宁的会见。马斯克推特中透露:“在京行程中,在中南海紫光阁与中国的王副主席进行了深刻有趣的讨论,共话历史、哲学和机遇。”

特斯拉预计,上海超级工厂将需要两年时间建成投产,2—3年时间纯电动汽车整车产量有望达到50万辆,这相当于当前特斯拉年产量的5倍以上,也几乎相当于当前中国造车新势力新建工厂已批复规模的总和。

在特斯拉确定中国建厂的消息刺激下,7月10日-13日A股市场特斯拉概念指数及相关概念股持续走强。其中,特斯拉概念指数累计上涨3.63%,涨幅遥遥领先于同期的沪综指、深成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

据外媒预计,在电动汽车的销量达到20万辆之后,美国会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而对于特斯拉来说,20万辆的配额有可能在今年7月用完,成为美国失去联邦政府7500美元电动汽车购置补贴的“第一人”。一旦失去补贴,本就连年陷入亏损的特斯拉将会更加艰难。

而埃隆·马斯克之所以如此积极在中国奔走,甚至连午饭都用中国式煎饼代替,恰恰证明了他足够看重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和市场存量,并有足够的意愿和执行力在中国再造特斯拉。

当下的李书福,一定看到了这条外国鲶鱼搅动的市场波纹。特斯拉的到来,势必将抢占中国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但从另一方面看则是机会大于危险。

首先,特斯拉将整车、电池与自动驾驶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带到中国,为包括吉利在内的车企提供了学习机会,同时,为满足特斯拉的需求,国内零部件企业也会加强质量控制,增加产能,不断提高供货能力,而国内基础配套能力的增加,恰恰也是吉利这样的车企希望看到的局面。

其次,特斯拉未来的国产也正好可以看做是发展新能源车型的试金石,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必须要与特斯拉在技术、产品等诸多层面全面开始赛跑。作为放言“计划到2020年,90%以上的吉利汽车产品都是新能源车”的李书福,正好借特斯拉落地前的2年空窗期,在各个市场重点攻坚并确立吉利在各细分市场的口碑与技术优势。

“昨夜斗北回,今朝岁起东”,2018新年伊始,李书福用这样的开篇词打响了集团2018年的首仗序曲,2018年可见的行情是,在核心技术武装下的领克和吉利品牌,将快速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车型,吉利及沃尔沃的背后,代表着一家年产200万辆汽车集团公司向全球汽车制造业致敬的壮志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