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纯电动先发优势渐失 路线转向纯电动+插电混动

江淮尽管很早就介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但是并未快速转化为综合的产业化优势,导致核心技术产业链缺失,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反应迟缓,产品单一、营销乏力等综合因素导致其从曾经的领先者位置跌落。

  江淮的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从2015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江淮新能源已经沦为市场上的二流角色,与目前的行业领先者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的差距越来越大。从深层原因看,江淮尽管很早就介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但是并未快速转化为综合的产业化优势,导致核心技术产业链缺失,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反应迟缓,产品单一、营销乏力等综合因素导致其从曾经的领先者位置跌落。

  不过,该公司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缩小与行业领先者的差距。

  从领先者到追赶者

  8月10日,江淮汽车(600418.SH)发布2015年半年报和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15年1-7月,江淮汽车销售纯电动轿车3637辆,超过2014年全年2704辆的销量。其中,6月销售1015辆,这是江淮纯电动轿车投入以来首次月销量突破1000台。

先发优势逐渐丧失 江淮新能源路线转向

  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联席会

  相比而言,比亚迪新能源车今年1-7月份累计销售25599辆,7月销量为5182辆。其中秦7月份销售4030辆,1-7月累计销量为20507辆。

  与北汽新能源的销量相比,江淮也落后了大一截。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销售电动汽车5892辆,同比增长1399%。旗下的E系列纯电动车也升级到了EV200,6月销售1523辆。

  2015年上半年几家主要新能源车企销量占比中,江淮的市场占有率低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奇瑞、知豆、众泰、上汽荣威。

  目前的市场格局让江淮感到不安。因为在这些车企中,江淮介入新能源汽车相当早。2002年,江淮开始新能源汽车探索,2009年确立了纯电动的发展方向,2010推出第一代iEV,并在当年和接下来的2011、2012年连续三年创造纯电动轿车示范运行的最大规模。到2013年年底累计推广5000辆,销量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现在的局面让人唏嘘。

先发优势逐渐丧失 江淮新能源路线转向

  为什么江淮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会被其他车企反超呢?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汉对《电动汽车时代》表示,主要还是因为产能受限的原因,"iEV纯电动车每个月的订单量都很多,但无奈产能跟不上,我们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车辆并不能及时交付到客户手中。",张金汉说。另外,电池产能受限也是影响整车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方证券分析师姜雪晴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分析认为,受电池产能限制,iEV5的需求大于供给;预计下半年电动车销量有望继续放量,全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达到7000辆以上。

  不过,即使江淮全年实现7000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难以完成今年10000万辆的目标,与其他车企的目标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北汽新能源今年的销售目标是20000辆,奇瑞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目标是10000辆。

  江淮新能源核心产业链缺失

  《电动汽车时代》认为,江淮新能源的遭遇表面看是整车和动力电池产能不足,但暴露的深层问题是新能源汽车战略模糊,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建设滞后,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准备不足,车型单一,市场营销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