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搅动汽车后市场 万一实现了呢!(2)
在2012年选择这个业务领域切入后市场的时候,季成接触过的所有人都不看好。但卡拉丁用两年的时间把所有的工具微型化,技师只要五分钟就能把所有工具塞到捷达、POLO甚至奥拓的后备厢,并且把所有服务上门流程标准化,做成一个手册。季成的想法是,做标准化才能复制,才能做成大事。
季成本人在保险行业待过20年,早期的卡拉丁更像一家服务公司,通过电话预约服务,人工下单,主要面对的也是过去的保险和熟人客户,以及一些集团客户。
2013年5月,季成第一次使用e代驾服务,很受触动。“e代驾是我看到的第一个通过互联网应用改变人们生活的和行业形态的公司。”他回忆道。
2013年的七八月份,季成开始重组公司,增加移动互联网基因。公司创始团队中增加了两名成员,其中贾继平是季成1999年就认识的朋友,在商业拓展和投融资上都很熟,而申华章则被称为加州理工男,“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感觉特别好”。
这一年的8月8日,公司正式改名“卡拉丁”,成为一家以移动互联网为手段的汽车服务公司。之前公司给客户下单前,需要跟配件厂商等各方面联系,报价就需要二十分钟,现在客户自己在网上可以直接下单,操作只要一分钟。公司的后台系统则向顺丰和京东学习,每个技师的手机上也会安装一个APP,可以跟踪工作进度和查看订单情况,类似于顺丰快递员工手持的“巴枪”。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效率极高而且没有店面租金等固定成本,保养技师的工作收入成倍增加。季成算过一笔账,每台车辆的保养用时平均45分钟,加上路途30分钟,一个订单的用时为75分钟。以每天八小时工作制计算,除了吃饭半小时,一名技师一天可以接六单。卡拉丁每单给员工提成30块钱,再加上基本工资,技师的月工资可以达到6000-8000元。
现在,季成可以说上门保养也已经像e代驾一样,成为一种新的服务品类。这个品类也吸引了其他创业者的眼球,比如e保养、易捷卡等。
有壹手创始人周槟是季成在联想之星CEO特训班的同学,前者也在尝试通过互联网手段来让钣喷快修业务变得“轻”起来,车主通过手机操作就可以解决车身钣喷的一系列问题。
“(这个领域的投资)非常热。”季成说,一家创业公司被十几家VC/PE猛烈追逐的报道时有出现,季成也有跟若干波投资人谈到深夜的经历。
在这种趋势下,创业公司对有互联网背景的人的渴求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几乎成了每家创业公司的“标配”。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某创业公司就正准备从BAT引进一位互联网背景的合伙人。不过现状让创始人有些心情复杂。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