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企业跨界造车 主推新能源/无人驾驶(3)

苹果打造智能电动汽车 据海外媒体《华尔街日报》透露,苹果已悄悄启动代号为“泰坦”(Titan)的电动智能车计划,旨在开发类似小型货车的电动车。此外

苹果打造智能电动汽车

据海外媒体《华尔街日报》透露,苹果已悄悄启动代号为“泰坦”(Titan)的电动智能车计划,旨在开发类似小型货车的电动车。此外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称苹果已经成立秘密研究实验室,并正在大力招聘大量的汽车专家。在这其中,苹果从奔驰挖来的北美研发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诸维尔特(Johann Jungwirth)无疑是最受外界关注的一个案例。

《华尔街日报》表示,苹果的汽车项目由CEO蒂姆-库克(Tim Cook)亲自批准,曾经在福特担任高管的苹果iPod和iPhone设计师、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则是这一团队的负责人。目前的苹果似乎已经开始同其他汽车生产厂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商谈具体细节。

索尼涉足自动驾驶汽车

索尼此前宣布向日本一家从事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日本企业ZMP注资1亿日元,正式涉足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目前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多达10个摄像头,索尼已生产车载图像传感器,其灵敏度号称可以十倍于现今普通车载传感器,更方便在弱光环境下进行物体拍摄。而ZMP则早已开始销售与微软合作的RoboCar PHV自动驾驶汽车。索尼与之合作,将能够使自己的车载传感器与ZMP的软件技术相整合,从而更加深入的参与到未来智能汽车的制造。

百度研发“半”无人驾驶汽车

比人工驾驶更加安全的是无人驾驶汽车,国内互联行业的佼佼者百度开始研发此项技术。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副主管余凯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他们的确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开发计划,但这款汽车只能称为半无人驾驶汽车,还需要司机介入操控。百度的目标是首先开发出具备部分无人驾驶功能的汽车。

除正在自主研发汽车整车产品,百度也已推出车载互联产品并与比亚迪等车企合作。比亚迪宋上市时阐述了车载系统CarLife,能将用户的智能手机与车载系统无缝结合。通过USB连接线将手机丰富的功能在导航仪上使用,实现“人、车、手机”之间的互联互通。

谷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

谷歌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10年,谷歌便展示了无人驾驶技术。据了解,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由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任、谷歌工程师和谷歌街景地图服务的创造者之一SebAstiAn Thrun领导,共有7辆试验用车,其中包括6辆丰田普锐斯和1辆奥迪TT。在2012年美国内达华州为Google无人车颁发上路许可之后,至今总共完成超过70万公里的道路实测,其中共计发生车祸一起。

在提到无人驾驶技术的时候,Google方面认为雷达、车道保持系统 、激光测距系统、 红外摄像头 、立体视觉 、GPS/惯性导航系统、车轮角度编码器是核心元件。因为没有设置方向盘、油门、刹车等传统机械装置,Google无人车是彻彻底底的自动驾驶,其原理是车顶上的扫描器发射64束激光射线,不停地对周边环境进行探测;再由底部的系统测量出车辆在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角速度等数据;加上车载摄像头所拍摄的周边实景汇总至车载计算机实现物理环境的感知与分析。

总结: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跨领域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均是在各自领域已取得不小成就的行业巨头,本身拥有充沛的技术及财力资源。自主研发或寻找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未来能否推出获得汽车市场认可的产品尚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跨界企业将为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汽车产品高科技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