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20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2万 同比增长480%(2)
发改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稿中提到,到202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现全覆盖。
发改委:批准建设新能源汽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9大研究中心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7年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复函,同意包括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行业9大研究中心建设。
其中智能网联汽车类研究中心3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类研究中心1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类研究中心2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类研究中心3个。研究中心主要依托单位有乘用车/客车整车企业长城汽车、安凯汽车,有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类邦普等。
工信部:《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3项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
工信部发布征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工信部:将搭建积分交易平台,推动正负积分通过市场交易归零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新能源汽车积分相关问题时表示,积分办法实施以后,要积极开展积分交易,工信部会搭建积分交易平台,让正积分和负积分能够通过市场交易来归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合规要求,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
工信部:尽快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专题汇报会。会上,工信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的支持力度,并将尽快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重点推进试点工作,形成较为成熟的回收利用体系。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本月初投入使用,可同步监管160万辆
工信部装备司综合处调研员苏葆莉表示,2017年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和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作,该平台已经初步具备16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步监控和管理能力,可以开展安全监管、数据分析、车辆管理和补贴核算等工作。平台将于今年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标准将简化
在本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2018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研讨会上,工信部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审核部部长李方生在会上透露:“针对新能源整车和产品的标准在逐步地调整,接下来还会发布新的号令,目前正处于向工信部和各个司局征求意见的阶段。”
工信部:新能源商用车积分管理制度正在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节能与新能源商用车积分管理制度研讨会。来自行业机构、商用车企业等17家单位的40余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节能与新能源商用车积分管理制度的研究思路、管理模式、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研究讨论。
国家电网:计划2020年建12万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
国家电网计划到2020年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2万个,建成覆盖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及其他地区主要城市的公共充电网络;在目前已建成的全球最大智慧车联网平台基础上,接入充电桩300万个,基本实现电动汽车“城市内畅行无阻,城市间出行无忧”。
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智能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研发”项目启动
科技部发布消息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17年度立项项目“智能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研发”启动会近日在天津召开,该项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承担。该项目立足下一代的智能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研发,覆盖架构、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软件、电磁兼容等多个领域,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我国智能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研发水平。
中机中心:《公告》内226款新能源客车未按要求整改及审查不通过
中机中心发布关于GB13094-201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清理结果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GB13094-201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要求,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于近期对《公告》内申请整改该项目的车型进行了清理审查。据统计,此次共有东风、青年、福田、亚星、安凯、长安、宇通、比亚迪、长江等226款新能源客车在列。其中包括4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186款纯电动客车。
中机中心:101家车企的新能源车型暂停第304批《公告》
通知指出,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要求,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对《公告》内新能源车型进行了清理审查。现将不符合要求车型进行公示,拟在第304批《公告》中暂停其公告。
充电联盟: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72.9万,纯电动乘用车车桩比1.8:1
2017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保有量达213,903个,其中交流充电基础设施86,469个、直流充电基础设施61,375个、交直流一体充电基础设施66,059个。
中机中心发布“关于开通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备案系统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推动建立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实施《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国家标准及有关政策要求,规范编码的编制、标识和使用,开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备案系统,组织开展编码备案管理工作。
l中机中心:调整免征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申报工作
中机中心官网发布关于调整《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企业资质申报材料递交方式不变,企业需在2018年1月24日前完成资料递交。其中,2018年1月1日前已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和《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账户登录申报系统进行车型申报。
2、地方补贴政策
l.北京:2018年机动车将控制在610万辆以内
从市交通委获悉,《2018年北京缓堵行动计划》目前正在紧密制定中,即将于近日公布,2018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控制在610万辆以内、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7左右。
北京:2018年首批环保车型目录发布,华晨/长安等12款电动车型入选
北京市环保局发布《2018年度第一批符合环保排放标准车型目录的公告》,其中包括2018年第一批电动车型目录。北汽福田、重庆长安、合肥长安、南京金龙、华晨汽车5家企业的12款车型入选。
广东:发布2017-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纯电动和插电式不超中央补贴额50%
广东省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做好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贴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广东省2017-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地方购车补贴额,不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燃料电池汽车地方补贴不超国家补贴,各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具体补贴标准。
广州:无人驾驶将纳入广州交通规划
在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广州市国规委主任彭高峰透露,目前已完成广州总体城市设计,正在全力推进面向203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为适应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空间组织效率,无人驾驶也会纳入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考虑。
深圳:奖励纯电动巡游出租车一次性超额减排奖励16.48万元/车
近日,深圳发布《深圳市纯电动巡游出租车超额减排奖励试点实施方案(2017-2018年度)》,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将燃油出租车或纯电动出租车更新为纯电动出租车的和使用当年奖励等其他新增指标购买纯电动出租车的出租车经营企业,一次性超额减排奖励16.48万元/车。
深圳:汽车调控政策今起实施,新能源车不限牌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近日发布《深圳市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实施细则》(深交规〔2018〕1号)的通知,规定,增量指标以12个月为一个配置周期,每个周期内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为8万个,额度按月分配,并不得跨周期配置;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和纯电动小汽车增量指标总量无额度限制。
武汉:规划布局氢能产业打造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武汉市召开“武汉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总体方案专家咨询会”,从会上获悉,2018-2020年,武汉将以武汉开发区为核心,打造“世界级氢能汽车之都”,在研发、基础设施、产业链培育等方面将加大投入力度。
许昌: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城市公交公司新能源汽车达到1,100辆
许昌发布《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通知显示,许昌市到2020年,培育1—2个全国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初步建成以“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等)、整车制造、质量检测与试验、充电设施、市场营运、电池回收再利用”为核心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
3、限购城市指标达到峰值
据北京市小客车摇号结果查询官网显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117678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6302个有效编码。经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审核确认,2017年4月26日中签过期未用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1543个,按规定纳入本期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
18年指标尚未公布,但需求是极其旺盛的。2月的北京放号后的需求将爆发增长。
4、限购价格的变化
限购城市的价格持续上升的趋势较强,1月的各地车牌价格均保持高位,尤其是天津、深圳、杭州的价格较17年1月均有上涨,形成较强的本地牌照的保值增值的预期。
三、1月新能源车主力车型销量表现较强
1.1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16年的新能源车主要是民营企业的超强表现,众泰、吉利、比亚迪的表现超强。而北汽新能源和江淮的走势相对平稳。吉利从3季度开始拆分为吉利汽车、吉利康迪、吉利知豆三块进行分析统计,这样也是吉利的体系强大的体现。
17年10-12月的新能源车厂家销量分化。部分新势力新能源企业表现较强,比亚迪、奇瑞、五菱、长安等表现很好。18年1月主力企业销量收缩,北汽新能源和众泰、江淮去年12月走稳,今年1月表现很强的特征。
2.1月纯电动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总体新能源车中,17年新能源销量是比亚迪绝对领先,但10-12月的北汽新能源超越比亚迪成为销量领军,而且单一车型也超过比亚迪总量台。上汽乘用车的环比表现突出,而长安汽车和五菱汽车的表现也很好,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厂家。
17年纯电动新能源车企业的表现较强,尤其是以北汽和江淮等主力国企的新能源表现较强。民企的众泰也是表现较优秀。
3.插电混新能源车企业表现
插电混动是外资品牌实力超强,只是没展示。内资新能源插混企业较少,掌握技术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独立的体系化掌握技术,比亚迪就是独立掌握技术的优秀典型。但零部件体系在外资为主,因此插混的发展面临诸多复杂技术和产业课题。此次的553款车型的停产其中也有插混车型的升级压力,部分插混的技术并非先进,面临改进,而增程式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