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4.5GWh 前5月累计装机12.7GWh(2)
从车企的锂电装机情况看,5月共有90家车企集团实现装机,较上月增加了30家,其中装机量超过100MWh的有13家,比上月增加6家,依次是比亚迪、金龙、宇通、北汽、吉利、上汽、奇瑞、长安、东风、中车、中通、众泰、江铃。这13家车企装机量合计占比78.86%,集中度明显不及电池厂。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产业更需要洗牌。
其中,比亚迪实现装机553.02MWh,占比12.30%,排在首位,装机量较上月减少了767MWh,占比减少了23.48%。金龙集团(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苏州金龙)实现装机534.69 MWh,占比11.89%,排在第二位。宇通实现装机526.16 MWh,占比11.70%,由上月的第7名跃居到第三位,装机量是上月的3.7倍。这三家车企装机量都在500MWh以上,占比都在10%以上。
从电池厂的装机供应情况看,5月共有62家电池芯供应商实现装机,比4月增加了14家。其中CATL以1.96GWh的装机量遥遥领先其他电池厂,市场份额43.50%,虽比上月有明显增加,但与之前几个月50%左右相比还是有所下降。
比亚迪以553.02MWh位居第二,市场份额12.30%,亿纬锂能以309.34MWh位居第三,市场份额6.88%,孚能科技以249.29MWh位居第四,市场份额5.54%,国轩高科以185.55MWh位居第五,市场份额4.13%,装机量在100MWh以上的电池芯供应商还有力神、比克、万向,8家合计占比81.72%。
5月锂电装机前20名电池芯供应商有10家提供磷酸铁锂电池,16家供应NCM三元电池,2家供应锰酸锂电池,1家(珠海银隆)供应钛酸锂电池。NCM三元电池队伍数量上远超磷酸铁锂电池,路线切换总体上可以说已完成大半。
2、2018年前5个月锂电装机12.7GWh,同比增长199.31%
2018年前5个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累计实现装机量12.7GWh,同比增长199.31%。其中,EV乘用车装机最大,为6.25GWh,占比49.33%,同比增长118.00%,EV客车以4.54GWh排在第二位,占比35.82%,同比暴增1125.67%。PHEV乘用车以1.01GMWh排名第三,占比7.97%,同比增长206.78%。EV专用车以718.29 MWh排名第四,占比5.67%,同比增长23.22%。 PHEV客车以153.01 MWh排在最后,占比1.21%,同比增长83.17%。1-5月五种车辆类型同比都有所增长,增长最快的是EV客车,增长最慢的是EV专用车。
从各类型锂电看,前5个月累计装机量中,NCM三元电池以7.12GWh装机占比56.25%,排在首位,其中5.55GWh用在EV乘用车。磷酸铁锂电池以5.17GWh占比40.84%,排在第二位,其中4.31GWh用在EV客车。锰酸锂电池以260.83 MWh占比2.06%,排在第三位,其中121.6MWh用在EV客车。钛酸锂电池以108.65 MWh占比0.86%,排在最后,全部用在EV客车。
从各形状锂电看,前5个月累计装机量中,方形电池以9.60GWh占比75.83%,排在首位,其中4.41GWh用在EV乘用车,4.02GWh用在EV客车。圆柱电池以1.59GWh占比12.59%,排在第二位,其中1.14GWh用在EV乘用车,330.7MWh用在EV专用车。软包电池以1.47GMWh占比11.58%,虽然继续排在第三位,但已非常接近圆柱电池,其中690.4MWh用于EV乘用车,395.7MWh用于EV客车,其他三类车也均有应用。相对来说,软包电池的应用市场更为均衡。
2018年前5个月共有73家电池芯厂实现装机,需要指出的是,这在数量上已经打破了墨柯的相关预测(注:墨柯此前预测今年电池行业会继续洗牌,厂家数量会减少30家左右,也就是说由去年的89家减少到60家左右),这意味着中小电池厂求生存的愿望非常强烈,资本也不会轻易让所投项目退出市场,这也为洗牌的推进增添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泡沫催起来容易降下去难,中国的各行各业均是如此。在电动汽车领域,如何让财政资金的使用更有效率,可能会成为主管部门越来越头疼的一个问题。
电池厂数量难下降,但行业集中度却是一直在缓慢爬升。前5个月累计装机量中,CATL以5.46GWh占比43.14%,排在首位;比亚迪以2.55GWh占比20.10%排名第二,两家合计占比63.24%。国轩高科以803.76 MWh占比6.35%排在第三位,第四名孚能科技以586.81 MWh占比4.63%,第五名亿纬锂能以494.54MWh占比3.90%,5家合计占比78.12%。天津力神进步较快,由前4个月的第14名上升到目前的第7名。
3、其他
6月12日是新政正式实施的日子。从墨柯的理解来看,新政的核心关键词是减重和降成本,其中,减重的重中之重是提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但不仅限于此,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减重工作,因此,对车企的要求明显提高,车企不能像以前那样简单把工作转移给电池厂;降成本的核心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实质就是既要少装电池以提升车辆性价比,又要满足快速提升的技术要求。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墨柯一直认为,6月12日会是一个分水岭。对洗牌加剧的判断也是基于这方面分析考虑。
然而,今年的几批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显示,大多数车企和电池厂都能实现新政提出的技术要求,让人大跌眼镜。随之而来的是,最近半个多月以来我们私下里听到的电动汽车事故也特别多(当然,正式报道的很少,大多被和谐了),感觉超过了以往两三年的总和。这些事故车辆基本上是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前的产品,那时候的技术要求远没有现在高。这种情况下,现在那些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而通过公告的某些产品,在上市销售的时候还是会谨慎一些,这可能会一定程度影响到6月、7月乃至8月的电动汽车产量和锂电装机情况。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