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杰:新能源车推广不妨下探 呼唤中国国民车(2)

更进一步来讲,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妨下探,而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充电基础设施等问题,在非一线城市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逐渐化优势为劣势,我们进行简单分析。

  开放更多的新能源概念有利于产品推广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该用潮流的电动车理念去吸引消费者,泛化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概念,大家都明白汽车设计和营销的时候都讲究特定的消费者群体,当然对于电动车也是这样,你要卖给什么样的人?如何才能让这些人买?事实上,当下电动车销量微小主要的原因是当下的电动车无法从性能上和价格上和传统车进行比拟,很多人单纯地认为电动车的价格高是主要原因,笔者还想提醒的是,Iphone系列完败霸主地位的诺基亚并没有给出更加低价位的产品啊!所以,必须要有更新的理念去创新,完成传统车辆无法完成的部分,然后消费者才能真正地接受。

  笔者一直比较提倡行业交叉来促进汽车行业的进步。不仅仅汽车行业,很多行业都是这样,可挖掘的因素随着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受限,这个行业的定义是基于若干年前世界上当前的技术水准所能够理解的范畴内实现的。所以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欲望和需求也在增长,这个增长的过程必然是会给原来的理念和定义带来一个新的冲击。所以不能固化用老传统来理解当前的市场需求,这种情况下,最应该做到的便是如何来实现新的定义,谁在这个理念上领先了别的公司,谁便占据了这个最前沿。

  当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概念的推广,我们既可以在超级跑车应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可以在低速电动车等领域给予推广,但是不要局限于狭小的空间或者固化的概念,正如我们不要简单地想在所有领域推广新能源超跑汽车一样,也不要在所有的场合推广低速电动汽车,在这些领域,拿出足够的耐心,给予相对应的产品,这个时候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