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锂/钠电池后 普利特携手卫蓝新能源发力固态电池领域

通过本次战略合作,普利特和卫蓝新能源将发挥各自优势,针对储能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低空飞行领域、3C消费领域、特种车辆领域等不同新能源应用场景需求,共同研制具有高功率、高安全、超低温、高性能等特性的不同规格、不同体系的固态电池创新产品。

图片来源:普利特

图片来源:普利特

图片来源:普利特

8月28日晚间,普利特(002324)发布公告,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蓝新能源”),分别在新材料和新能源行业进行合作,共同为新型固态电池及系统结构件材料的研发提供支撑,抢占固态电池新赛道,加快固态电池产品推出和应用落地、加速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并打造新能源领域多点增长曲线。 

据悉,卫蓝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拥有系列核心专利与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具有40余年固态电池产业研究经验,在多个固态锂电技术领域实现“首次”突破。公司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俞会根共同发起创办,汇聚了电池材料、电芯、系统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功率、宽温区、长寿命的全固态电池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普利特通过战略重组江苏海四达进入了新能源电芯产业,目前海四达拥有成熟的圆柱和方型锂电池产品,战略开发的钠电池产品已实现量产并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基于长期战略发展的考虑,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将与战略伙伴合作研发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产品。 

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针对储能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低空飞行领域、3C消费领域、特种车辆领域等不同新能源应用场景需求,共同研制具有高功率、高安全、超低温、高性能等特性的不同规格、不同体系的固态电池创新产品。 

同时,普利特作为改性材料龙头企业,将充分发挥在新材料领域轻量化、以塑代钢、环保可回收的开发应用经验,与卫蓝新能源一起就各领域的系统零部件进行结构件的设计和新材料开发,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降本增效和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