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年末黑色:时运不济还是任性折腾?

该来的总会来。处在竞争之下压力至大的阵痛期,一些小小的隐喻或引发牵动未知的蝴蝶效应。此时再观2014年末的一些中国品牌车企的黑色小事,不管是时运不济导致延误良机,还是有钱任性折腾自己玩,都将成为蓦然回首之后的一声叹息。

中国品牌年末黑色:时运不济还是任性折腾?

      股价下跌,临阵换人,逆势出车,在一个并不寒冷的岁末时刻,不论多么艰难,中国自主品牌都需要给人们留下更多温暖的记忆。 

      2014年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品牌汽车绝对是绕不过的“冰火交融”,尤其在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变缓,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作为个体的中国品牌车企,此时做出什么举动,被何种战略引导,被怎样的信息包围,更具关注意义。 

      这一两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常表达的一个观点是,未来的几年当中,可能有半数的中国品牌“死亡”。但如何在这场“死亡逃脱”中取胜,谁能成为优胜劣汰的幸存者,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还不算太清晰。 

      该来的总会来。处在竞争之下压力至大的阵痛期,一些小小的隐喻或引发牵动未知的蝴蝶效应。此时再观2014年末的一些中国品牌车企的黑色小事,不管是时运不济导致延误良机,还是有钱任性折腾自己玩,都将成为蓦然回首之后的一声叹息。 

      比亚迪:不明真相 一日噩梦 

      12月18日晚,对身处深圳的比亚迪和王传福来说,黑暗且寒冷。 

      当天下午,一向稳健的比亚迪H股股价突然暴跌46%,最低触及18.7港元,仅为开盘价36.2港元的一半左右,最终收盘25.05港元,跌幅为29%。随后,比亚迪A股股价也快速下跌,当天跌停封盘,收盘价为36.43元,此后三个工作日比亚迪A股连续下跌,至12月24日方有所回升。 

      值得玩味的是,为何突然股价暴跌,比亚迪自己都不明真相。12月18日晚上,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各项业务进展顺利,公司基本面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对于坊间猜测的“俄罗斯市场遭受亿元损失、融资盘爆仓、电动客车订单缩水、巴菲特减持”等原因,比亚迪进行了逐个回应,如“公司现出口俄罗斯产品交易金额较小(低于100万美元)且以美元结算,不存在汇兑损失的问题”;“根据港交所股权披露显示,巴菲特旗下子公司仍还持有公司2.25亿港股股份。目前,公司没有发现巴菲特未来将减持公司股票的任何迹象”;“对融资盘爆仓一说,公司认为属于市场行为,对此并不能判断其真实性”。 

      对于今年增长甚快的纯电动客车业务,比亚迪也声明:“公司电动汽车发展良好,电动客车订单并没有出现下降,且公司订单及出货增长保持良好势头。此外,根据公司了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支持方向和力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种种原因罗列之下,比亚迪似乎无懈可击,但股价为何一日暴跌? 

      不明真相的人们不得不从其汽车业务下手观察:该公司成立以来便主打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品牌,但从目前新能源汽车尚处在推广的初级阶段,销量和规模都不足以支持公司获得高额回报,即使今年热销的混合动力汽车“秦”,年销量也不足2万辆,且新能源汽车过度依赖政策和政府补贴,盈利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受到质疑;从传统汽油车来看,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比亚迪逐步走向平庸,单车销量过万的明星车型并不多,且单车价格提升不明显,利润率下降在所难免。

       持这种看法的典型是摩根士丹利。该行表示,维持对比亚迪的“减持”评级,2015及2016年纯利预期分别下调15%,目标价由40元下调至34元。 

       奇瑞:坐不更名 行要换将 

       几乎与比亚迪股价暴跌的时间同步,有消息传出,现在的奇瑞汽车未来可能更名为洪瑞集团,旗下将主要涵盖奇瑞汽车、奇瑞捷豹路虎、观致汽车、农机造船等业务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