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年末黑色:时运不济还是任性折腾?(3)

该来的总会来。处在竞争之下压力至大的阵痛期,一些小小的隐喻或引发牵动未知的蝴蝶效应。此时再观2014年末的一些中国品牌车企的黑色小事,不管是时运不济导致延误良机,还是有钱任性折腾自己玩,都将成为蓦然回首之后的一声叹息。

      合三为一的吉利显然也面临着这些情况,困难从销量上可见一斑——前11个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36.3万辆,同比降低26%,仅达到全年目标的84%。 

      此时,吉利略显“任性”地发布了一款中高级新车,并发布了全新的品牌使命“造每个人的精品车”,和全新品牌价值定义“动感精致、自信激扬”。不能说吉利做的不对,中国品牌汽车的高端化之路一定要走,但得看时间和自身积累。吉利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易寒说,吉利做中高级车是“天时地利,人不和”,细细琢磨,并不准确——消费者对吉利品牌的不信任,与天时、地利都有关系,在一个品牌产品、技术、品质的积累还未完全过关的“地段”,让消费者怎么信?高端车,不仅仅是车型更大,技术更牛,配置更豪华,更多是品质和细节的磨砺,以及品牌水到渠成的上升。君不见,从奇瑞到长城,从一汽到北汽,中国品牌的高端之路并不轻松。 

      对中国品牌的发展,业内有一个观点比较理性,即向近邻日韩学习,一步一步来,先做好经济型汽车的质量与品质,赢得消费者口碑,经过时间沉淀,再说品牌高端化的打算。 

      从这点出发,吉利汽车要做的,首先不是推出一款中高端车型来提振士气、提升品牌,即使有沃尔沃的血统,依然显得有点急于求成;而应是从产品布局、渠道整合、售后服务等入手,做好三个品牌“拧成一股绳”的的工作,多出几款类似帝豪这样的明星产品,真正让消费者认清吉利、喜欢上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