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年末黑色:时运不济还是任性折腾?(2)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又开始议论,“奇瑞果然爱折腾”,主营业务刚刚有起色,又得到哪路高人指点要更名?
不过,稍后奇瑞汽车公关总监万锐的回应让人松了一口气,“奇瑞不会更名”。这才靠谱嘛,一个问世17年,经历了辉煌与苦楚、大起与大落的名字岂可说换就换?有钱也不能这么任性。
名字不换,“芯子”可以换,经过证实的信息是,奇瑞可能迎来新一轮的组织结构与人事调整——尹同耀将担任集团董事长,负责全面业务;郭谦为集团副董事长,负责集团战略规划和投资管理;陈安宁博士为集团常务副总裁,孙晓东为集团执行副总裁,负责奇瑞集团旗下分公司销售、营销业务;集团CEO一职将由职业经理人担任。
这与此前观致的一系列人事任免紧密相接——12月19日,观致汽车发布声明称,郭谦将卸任观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职位,陈安宁将接替郭谦,而孙晓东则将在2015年1月正式加入观致,具体职位安排随后公布。
话说从前几年的多品牌到之后的统一品牌,从逆向仿造到正向开发,奇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折腾和混乱后,逐步把自己调整到造车的正途上来,这在市场终端也有所体现——刚刚过去的11月,奇瑞国内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34.1%,实现了2014年的“八连增”。
在整体向好的情况下,奇瑞何以做出如此大规模的组织人事调整?伴随这一调整奇瑞是否会出现新的战略摇摆或转型?这些都不得而知。
一个已知的情况是:奇瑞品牌产品销量、单车价格都在不断提升,但主要依赖SUV,其重磅推出的轿车艾瑞泽系列市场反映平平;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已有产品下线,国产极光明年上市;旗下全新汽车品牌观致正遭遇着巨大的质疑和困难。从集团角度来看,需要以“大奇瑞”的观点来重新梳理旗下多个公司、多个品牌。
当然,很多人为郭谦的离开表示失望和伤心,认为这是股东对观致发展“心急”的表现。平心而论,观致6年,推出3款产品,从研发、造型到技术匹配,从造车理念到品牌定位,业内的叫好声不断,但“叫好不叫座”也是现实所在。换上一员擅长营销的大将就能快速完成市场的进击之旅吗?答案并非那么简单。观致从技术到人才都可以快速“集合”,但品牌的成长却不容捷径,消费者和市场的信赖也不可速成,这才是观致的困难,只有时间能弥补,着急没用,一急之下大折腾更没用。
吉利:高端之路 博瑞能载?
12月15日吉利在北京发布了GC9,即吉利博瑞。官方消息显示,这是吉利发布全新品牌战略下的首款车型,也是吉利汽车挑战中高端市场的第一作品。
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此前5年,与奇瑞一样,吉利奉行多品牌战略,帝豪、英伦、全球鹰挂不同的标识,各走各的路;直至2014年4月份,吉利来了个品牌大一统,帝豪、英伦、全球鹰3个子品牌统一归到吉利品牌之下,标志标识变为统一的蓝黑“六块腹肌”新标。
中国品牌车企旗下品牌的分分合合大家已司空见惯,从一到多,从多到一也就是几年之间的事情,往好了说叫因时而异、谋求变革,往不好了说就是目光短浅、见异思迁。分分合合,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品牌定位愈加模糊,销售渠道难以把控,拳头产品逐渐失力。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