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来电赵健:未来新能源车充电将迎来三个全新时代

特来电副总裁赵健预判,未来,新能源车充电将迎来三个全新时代:第一个是无人驾驶时代,第二个是超充时代,第三个是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形成的虚拟电厂新时代。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能源”专场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能源”专场

8月20日下午,在中国重汽莱芜智能工厂,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能源”专场,邀请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000951)、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负责人与记者见面,介绍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质产品,交流山东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重要基地情况。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健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健

“充电网对上链接着新能源和大电网,对下链接着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新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见面会上,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健表示,充电桩只是一个充电器,无序充电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但是充电网把每一个充电终端植入芯片、大数据,连接成一个网络,就完全可以实现有序充电。充电网链接了汽车形成车联网,每一辆汽车带一块电池,形成储能网,就可以在阳光好的时候充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实现了电网的削峰填谷。

赵健预判,未来,新能源车充电将迎来三个全新时代:第一个是无人驾驶时代,第二个是超充时代,第三个是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形成的虚拟电厂新时代。

以下为赵健发言实录:

赵健:大家好!我来自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特来电,股票代码300001,我们有两个行业第一。

一个是特锐德,是中国最大的箱式电力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一个是特来电,是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商,我们的充电量已经超过500亿度,充电网络遍布366个城市,接近80万个充电终端,碳减排超过5100万吨。

我给大家分享两个数字:

一个是,截至今年8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3600万辆,在全世界占比超过60%。另一个是,中国的新能源装机总量超过14亿千瓦时,世界占比40%。

两个数据,前一个代表中国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变革,后一个代表中国引领世界新能源变革。

这么多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我们就建设充电网。这么多的新能源,也需要一个全新的应用网络,就是充电网。

为什么是充电网,而不是充电桩呢?

充电桩只是一个充电器,无序充电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但是充电网把每一个充电终端植入芯片、大数据,连接成一个网络,就完全可以实现有序充电。

充电网链接了汽车形成车联网,每一辆汽车带一块电池,形成储能网,就可以在阳光好的时候充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实现了电网的削峰填谷。

所以充电网对上链接着新能源和大电网,对下链接着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新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

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成为近年来热议的话题。今年,国家工信部也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要求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除了电池厂商和车企以外,充电运营商有没有针对保障电池安全的技术?

赵健:充电网最大的价值,就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的安全”。

怎样做到安全呢?大家为什么会担心安全事故呢?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带了一块大电池,电池一旦遇到挤压、碰撞、热失控,就有可能燃烧或者爆炸。

一台新车到达客户的手中,都是要经过严格的研发、生产、制造、质检体系,这个时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台老车,开了三年、五年、十年,有的碰撞过,有的水淹过,有的暴力使用……那么它可能是一个老车、甚至是病车的状态。

我们投入了大量团队、数据、研发,开发了两层安全防护,一层是通过每一次充电,对车辆和电池进行大数据体检,并以此建立数据库、自学习大模型,就像我们医院体检一样,一旦出现如温度、温差、soc、单体电池过压极差等异常数据就会抓取出来,防患于未然。第二层是bms和cms的硬件层协同的主动防护。

我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我一位同学买了一台电动SUV,喜欢越野。在跑山路的时候,底盘与石头经常发生磕碰,虽然没伤害到电池,开还是正常开,但是破坏了电池与旁边元器件、防护壳的结构,继续颠簸、摩擦、碰撞,就造成了温度温差变化异常,甚至漏电。这在我们的充电网大数据都能得到监控和防护。

所以,充电网对下通过两层安全防护,保障汽车和电池的安全;对上通过有序充电,对国家电网用电削峰填谷,也在保障安全。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健

赵健:我们的研发创新理念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而是我们创新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所以我们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的产业。

未来,充电一定会迎来三个全新的时代。

第一个是无人驾驶时代。

车辆无人驾驶了,那么充电还有人去拔枪、插枪、刷卡、扫码吗?充电桩不就会变成僵尸桩吗?所以,充电网的优势在于:第一,我们做成了分体式、模块化、智能化,自动充电升级时,高压、低压、模块、工程、电缆,都不用动,80%的资产保值,只要把终端升级到自动化就可以。而普通的充电桩,像拆迁一样,全部拆掉重建。第二,我们研发了人工智能充电机器人、机器手、无线充电,用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升级。

第二个是超充时代,现在大家都在谈超充。

我们的超充,可以实现5分钟充满一台车。

但是简单的超充也是错的。比如我们今天的会议,5分钟充满,我会下去挪车吗?如果不挪,首先它占用国家电网500kW以上的负荷资源。其次占用投资人20万的资金。那么资金周转率低、投资收益率低、客户应用率低,是个巨大的浪费和投资失误。

所以我们推出超充2.0时代,是智能共享超充,是最新的液冷超充、最新的智能调度技术,需要快的快,需要慢的慢。如果1号车充满,我还可以把电调到2号车、3号车,利用率高了,投资收益率也就高了,这是特来电的智能超级充电网。

第三个是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形成的虚拟电厂新时代。

光伏发电很好,又绿色又便宜,但是很多分布式光伏有个痛点:就是想卖的卖不掉、想买的买不着、想用的用不上、想运营的不赚钱。

因为产业链没打通。产业上游是新能源发电,中间是电网,下游是新能源汽车充电,而新能源是间歇性的,如果新能源汽车充电再无序充电,就无法匹配。

而充电网链接着千万级的汽车和用户,每一个充电站,周围都可以配建光伏、或者链接周围的光伏、风电,在阳光好的时候充电、刮风的时候充电、存电,在用电高峰期,还可以放电。

比如我们青岛的工业园区,我们的屋顶、墙壁、玻璃、雨棚都带发电功能,每天发3万度电。但是工厂的生产、办公、照明,每天用1.7万度电,以前就会有浪费,现在我们2000名员工,有1500台电动汽车,如果工厂用不完,就充到汽车里,3毛钱一度。那么假如明天下雨了,工厂没有光伏了,我们还可以把昨天充到汽车里的电放出来一部分。放每一度电,我给员工奖励3毛钱,这样员工开车不花钱,还赚钱,而工厂通过充电网充放电,避开了高峰期电价,每年节约170多万电费。

这就是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形成的虚拟电厂新时代。如果一千个园区、一万个园区这样做,不但应用了绿电,又降低了用电成本,还促进了碳中和。

ABEC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