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能源车政策拧巴多 2015年市场会好吗?(3)
开放的充电桩市场你敢进吗?
5月27日,国家电网在京发布《关于做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宣布,将向社会资本放开分布式电源并网和电动车充换电设施。近2000亿元规模的开放大市场好不诱人!可是,半年多过去了,仍未见新生力量进入这个市场,门口的观望者也都在焦急地徘徊等待。
充电基础设施拖新能源汽车后腿的现象,在2014年表现尤为明显。有报道称,北京六成私人消费者因为充电问题放弃新能源汽车指标,甚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不插电”也被认为是充电基础设施之过。
站在2015的起点上,总结2014年充电设施之过,似乎欠缺的仍是政策。尽管2014年11月25日,财政部等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称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或城市群给予充电设施建设奖励,资金支持达到空前高度。可是,要建充电桩仍存在“无本之木”的难题。
现行机制下,对个人而言,要建充电桩必须有固定停车位且经物业同意,这对于个人消费者却而言,难度堪比登天。在城市停车位紧张的现实情况下,个人要想拥有一个固定停车位,成本之高在有些地方甚至堪比车价。对企业而言,进入充电桩市场就是为了盈利,可是,一般的企业是没有售电、定价权的,也就是没了盈利空间,而且,现行市场看得见的用电需求远未达到市场化运营的规模。即使某些区域市场达到了一定的用量,还要过标准这一关。尽管中德已经达成统一充电标准的共识,可是落实到现实层面,不同充电桩彼此不兼容仍是事实。即使这些问题都能解决,还有民营资本进入之后,被强大的国有资本淹没,民资只有出资权,没有话语权,难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挣得着钱挣不着钱还难说的问题呢。
也许市场有了,但是真正要想市场化运行起来,恐怕还需要更前了有力的政策推手给予出路。有消息称,有关充电桩建设规划正在酝酿出台,希望这次能真的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落地才是真。
要想拿到开放的电动汽车生产资质 先拉3年“黑活”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对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要求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完成样车试制的企业,才能申请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这被认为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终于放开了,可是,仔细研读《暂行规定》却发现,要想真的拿到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却不是那么简单。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