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升级新国标 没那么容易?(2)

公共充电桩恐难按期改造 虽然上至国家相关部委,下至充电桩运营商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誓要在一年之内完成公共充电桩的升级改造,但《中国汽车报

公共充电桩恐难按期改造

虽然上至国家相关部委,下至充电桩运营商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誓要在一年之内完成公共充电桩的升级改造,但《中国汽车报》记者了解到,这项任务恐难按期完成。

“目前来看,今年年底前对公共充电桩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工作不现实,预计可以完成三分之一,明年年底前或可完成所有工作。”此次国家电网升级改造工作负责人之一、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王敏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导致不能按照原计划完成升级改造的主要原因是老用户还有充电需求,很多车主使用的是旧充电标准的电动汽车,所以必须预留一部分旧桩给他们使用。”

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汽车企业有责任为用户提供达到新国标要求的充电桩充电服务,如果车企同步完成对车辆充电接口的改造,那么国家电网担忧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位新能源汽车企业内部人士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让汽车企业对车辆的充电接口进行改造操作起来不现实,一是数量庞大,费用高昂;二是很多车主可以用自己私人安装的充电桩充电,短期内不存在改造升级的必要,而即使有车主换了新车,也比较好解决,做一下充电桩的软件升级即可,兼容新旧车辆充电。”

“目前,一些车企也在做新国标的升级改造工作,但基本都是采用软件升级改造,也就是新老国标兼容的方式。但是,按照新国标要求,原则上是不能这样做的,因为这涉及到安全性问题,也违背国标制定的初衷。”张帆表示,“软硬件必须同时进行改造,硬件接口改造完成之后,有一些充电保护功能才能够实现,但目前很少有车企采用软硬件同时升级改造的方式。这方面的改造成本比较高,但车企有义务和责任严格按新国标要求执行。”

“充电桩本质上是为电动汽车服务的,现在车企方更倾向于卖车,对充电服务的投入力度稍弱。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车企,要保证车主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充电服务,比如像欧洲、日本,充电基础设施的主导方是车企,但我国由国企和民营资本共同参与比较多,车企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张帆建议。

充电桩企业有苦衷

《中国汽车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充电桩企业在完成这项改造升级工作的过程中既遇到共性问题,也有自家企业的难处。

“共性问题在于必须得留下一部分旧标准的充电桩给客户使用,否则一部分消费者将无处充电。”星星充电华北大区总经理王常青表示,“我们会在规定时间内替换掉大多数充电桩,同时也会留下一部分老的充电桩,所以这是一个阶段化改造的过程,不会一下子完全改造完。我们会在未改以及已经改造的充电桩上分别贴上明显的标识引导用户使用适配的充电桩 。”

不同于国家电网在升级改造工作中的不差钱,民营充电桩运营企业面临着改造成本高的问题。“新国标升级改造,成本确实是我们最先遇到的问题 。改造成本非常高,基本上等同于建设一个新充电桩的成本。”王常青说,“这不光涉及到软件改造,还涉及到人力物力支出,充电桩需要返厂,这其中产生的运输等费用,差不多接近一个新桩的建设成本。”

另外一家充电桩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地方政府要求的升级改造计划,公司不得不先对软件部分进行升级,使得充电桩能够同时满足新旧两种国标车辆的充电要求。”

不过,这种做法存在隐患。“按照新国标要求,不允许新旧国标兼容的做法,必须要堵上潜在的安全漏洞。”王常青说,“这是一个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一些成本。”

“最理想的方式是,车企对旧车进行充电接口的升级改造,充电桩运营建设企业同步对充电桩进行升级改造。”上述充电桩相关负责人表示,“但现实是车企已经将车辆销售出去,且数量庞大,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所以目前最可行的做法就是留下一部分旧标准的充电桩给旧车使用,等这部分旧车陆续退出市场再完成最后的升级改造,而不是划定一个硬性的时间,这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