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产能已超70GWh 明年将推出全固态电池

亿纬锂能已深耕圆柱电池超过20年,并在海内外布局了超过70GWh的大圆柱产能。截至6月末,公司的大圆柱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超过六万台。

亿纬锂能

8月22日,亿纬锂能(300014)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2亿元,同比增长30.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减少24.9%;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下降22.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73亿元,同比增长660.72%;基本每股收益0.78元。

亿纬锂能

资料显示,亿纬锂能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出货量方面,上半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同比增长58.58%;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同比增长37.02%。

其中,动力电池领域,作为国内首个量产装车的大圆柱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已深耕圆柱电池超过20年,并在海内外布局了超过70GWh的大圆柱产能。截至6月末,公司的大圆柱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超过六万台,单车最长运行距离超23万公里,成为行业内率先实现量产的标杆产品。

储能电池领域,亿纬锂能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积累,引领行业技术创新,转向“大方形+叠片”路线为主导的技术平台。同时,公司是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铁锂储能电池的公司。公司于2022年10月率先发布628Ah超大容量电芯Mr.Big,于2024年12月实现投产。2025年6月,公司第30万颗储能专用大方形Mr.Big电池于荆门60GWh超级工厂下线,标志着全球储能产业正式步入超大容量电芯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消费电池领域,亿纬锂能产品类型丰富,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竞争优势明显。公司智能表计电池出货量在全球城市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倡议的驱动下,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小型锂离子电池产品在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的背景下,需求回升明显。小圆柱电池产品持续深化与大客户合作,实现出货量显著增长,产销量已突破1亿只/月。

产能布局方面,亿纬锂能在全球拥有八个生产基地以及两个在建生产基地。境内来看,公司形成了惠州、湖北、江苏、四川、云南、浙江等产能布局;境外来看,公司率先进行全球化布局,已在马来西亚建成电池生产基地,并积极推进匈牙利工厂项目的建设。

电池网注意到,亿纬锂能马来西亚电池生产基地是公司首个实现海外量产交付的工厂,规划覆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全系列产品,2025年2月16日便完成产线调试并实现首颗小圆柱电池产品的成功下线;同时,马来西亚储能项目正按既定规划有序推进,预计于2026年初部分产能实现量产,以支持全球海外交付。

8月22日,亿纬锂能还发布公告,宣布对2025年可转债募投项目“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进行全面调整,项目总投资额由54.74亿元增至57.96亿元,建设内容从单一圆柱电池生产线升级为“圆柱+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双技术路线,总产能保持26GWh不变,其中圆柱电池11.5GWh、方形电池14.5GWh。项目实施主体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曲靖亿纬锂能有限公司,建设地点继续位于云南省曲靖市。该议案已获第六届董事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股东会及债券持有人会议最终批准。

客户方面,亿纬锂能和电动工具全球前三的厂商均有长期深入的合作,覆盖超过80%的全球前十大电动工具公司,并覆盖超过60%的全球前20大新能源乘用车供应商。公司合作的消费电池知名客户包括三星、SB&D、博世、小米、顺丰、思摩尔等;知名车企客户包括国际品牌BMW、梅赛德斯奔驰、捷豹路虎等,国内知名车企广汽、一汽、长安以及知名新势力小鹏、零跑等,商用车客户三一重卡、吉利远程、东风商用车等。公司合作的知名储能客户包括Wärtsilä、ABB、台达电子、中国移动、南方电网、沃太能源等。

技术方面,亿纬锂能已累计申请超过10,000项国家专利及海外专利,承担25项国家级项目。

亿纬锂能还前瞻布局,推出了不同品系产品,适配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乘用车领域。公司已成功开发出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百MWh的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公司预计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推出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在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2.0产品。此外,公司锂金属电池系统完美适配低空无人飞行器极限需求,基于纳米硅基材料技术开发的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明显,同时通过创新智能浸没式液冷技术充分保障用户安全。

亿纬锂能

此外,亿纬锂能自上市以来持续进行现金分红,近十年(2015-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30.51亿元。公司2025年半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45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5.00亿元。

ABEC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