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产量倍增难掩行业焦虑 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2)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运输司司长刘小明认为,坚持需求导向,努力适应用户需求,研制技术可靠的产品,决定着新能源车辆能否在城市客运行业顺利推广。 商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运输司司长刘小明认为,坚持需求导向,努力适应用户需求,研制技术可靠的产品,决定着新能源车辆能否在城市客运行业顺利推广。

  商业模式要多元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车主不用电现象所引发的争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这不是用户的错,也不是技术路线的错,错在当前充电设施不完善。”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建设充换电站506个,充电桩3.73万个,加氢站4个。显然,这一数字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但让人感到尴尬的是,在不少城市,这些已建成的充电站利用率并不高,相当多的充电站处于严重亏损中。

  “充电桩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如果项目的切入方式不明晰,盈利难度确实很大,企业要在实际运营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宏斌说,公司先后投入5亿多元,通过4年多探索,创造了“整车租赁、刷卡消费和智能管理”的商业模式,目前在深圳运营近百个充电站,1000多个充电桩已实现盈利。

  “不同运营主体在商业模式上的多元化探索,说明这个行业市场化程度在加深。”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曾晓安表示,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目前财政部引入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并确定将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网络建设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国家示范项目。根据这一计划,到2016年在天津将建成公交充电站40个,公共充电桩2000个,总投资约5.16亿元。“不仅能有效缓解该城市充电设施建设中的资金难题,而且还将带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及运营,提高推广效率。”

  在电动汽车的推广模式方面,万钢认为,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已经在全世界逐渐成为共识。他希望将租赁点扩充至高铁站等交通密集和需求量大的地点,使有需求的人更容易获得可以租赁的电动汽车。

  “我们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把推广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激发市场潜力的一个亮点,持续鼓励城市分时租赁、物流及公务用车等应用领域开展电动汽车租赁业务,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万钢说。

  政策管理要创新

  “我国汽车产量从几十万辆,到去年的2300多万辆,政府对汽车的管理方式基本没有显著变化。中国汽车产业要发展,变成汽车强国,必须要有顶层设计,要简政放权,释放企业活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说,尤其是对于像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新兴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不能以旧有的套路来进行管理,而是要敢于探索新思路。

  汽车技术电动化与信息化、智能化、能源革命交集,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太多的机会,给众多行业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尽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这个平台正在吸引众多的创业者、创新者。对此,陈清泰表示,创业者、企业家拿自己的真金白银来投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大多数进入者会被淘汰,但是不能不给机会。事实上,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融资模式等,都有可能在试错中闪出新的火花。因此,在电动车相关领域,应该发挥市场引导和筛选作用,有序并较大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政府要适应创新驱动监管方式,搭建好的平台,担负起守门人的角色,形成有活力有序竞争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