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影响几何?于清教:东南亚等地区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美国对华高关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刺激本土供应链的构建。”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告诉记者,储能电池可能通过“抢出口”提前完成订单,支撑短期出口量;但2026年后关税落地,也将与动力电池市场一样抑制增长。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对等关税”影响几何?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称,美国是我国锂电池出口的第一大市场,高关税下,中企价格优势被削弱,进而影响中企对美出口份额下降。

“美国对华高关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刺激本土供应链的构建。”于清教告诉记者,储能电池可能通过“抢出口”提前完成订单,支撑短期出口量;但2026年后关税落地,也将与动力电池市场一样抑制增长。

“据我了解,由于美国市场地缘政治风险过高,动力电池企业基本不会考虑在美建厂。”对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美国建厂的可能性和应对关税影响的举措,于清教直言,“对冲美国高关税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授权模式、FOB模式转嫁关税、拓展新兴市场等策略来进行。”

对于“技术出海+海外建厂”的应对观点,于清教评价:“技术出海可行,美国建厂困难重重,可以通过其他海外市场建厂,例如在东南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构建区域性供应链,利用当地资源(镍、钴)和低成本劳动力,分散关税压力。但美国‘原产国原则’限制中资海外工厂的出口,中长期需警惕美国政策反复和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从产业链整合角度看,于清教也指出,美国此番的关税调整也会加速国内锂电池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型。“建议重点关注高镍低钴材料、富锂锰基正极、硅碳负极、回收技术、低碳化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技术,以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技术。”

除了美国市场,还有哪些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于清教指出,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区有望成为新增长点,据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对东盟出口锂电池增速超过两成。